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金戈鐵馬武人詩

      時間:2013年07月11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2008年發行的戚繼光紀念郵票一套2張

        文人做詩,那武人呢,如果也做詩,值得讀嗎?依筆者之見,今古武人詩,特別是武杰之詩,都值得一讀。

        翻開《詩經》,讀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擊鼓其鏜,踴躍用兵”時,你肯定會為這些武人歌謠所表現的英雄氣概感到震撼。昂首高聲誦讀三千年前武人詩的民族,能有幾個?不正是這些詩中閃耀著的為國赴難、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凝聚和鑄就了我們中華的民族魂嗎?

        殊死拼搏,血染沙場的武人中頗多人杰。能譽為武杰的,當然絕非亂沖亂砍又腹無點墨的主兒。兵書《二陣圖論》說“武而不文,不可稱雄”。能憑著知兵善戰的真才實干而功卓青史的武杰,偶有觸動,馬背賦詩,抒發一下情感,當非至難。初唐陳子昂的《贈將軍重出塞》就唯恐他人不知地喊過“寧知班定遠(班超),猶是一書生”。

        當然也有不少在文人堆兒里呆憋屈了的文武健兒,逢著邊警烽急,社稷危殆,也會換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唐楊炯句)的活法,馳馬疆場,更何況創建過“飛虎軍”而“意氣平吞萬戶侯”的辛棄疾,和那位同樣矢志恢復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呢。辛陸竭盡心力而壯志未酬,卻以詩詞“豪放”高標詩史,英雄暮年,郁紆于官場腐敗,猶作“世間余一念,河洛尚胡塵”(陸游)、“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詞)的哀嘆,豈止那一份報仇雪恥的家仇國恨?

        兩千年前的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都堪稱堂堂武杰,成敗不論,留下的《垓下歌》和《大風歌》,絕對算得上古代武杰詩中的精品。就說《大風歌》吧,當時劉邦討伐黥布獲勝,回師長安,途經故鄉沛縣,召父老鄉親歡聚,酒酣興起,曾擊筑而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接著,120名童子伴唱,劉邦又獨自起舞。那場面那豪氣那威風,令古今多少英雄傾倒。這,能是那些哼哼唧唧的酸秀才呆翰林喊得出來的嗎?

        一千年后,嶺南詩人陳陶北上,至沛縣歌風臺憑吊劉邦,隨即感賦一首,最后兩句是“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說不要以為武杰只靠拼殺取得天下,其實,他們大都懂詩做詩,休得小看。陳陶,詩名不響,但這詩卓有見地,真為千秋英雄武杰吐氣。

        乾隆三十三年遠征緬甸的明瑞大將軍,因糧竭軍困而殉節。他生前戰功累累,風流儒雅,著有《北窗吟稿》,留下過“寒分百戰袍,渴共一刀血”等名句,曾被袁枚寫入《隨園詩話》。其弟明義也善詩,寫過《醉后聽歌》:“涼風吹面酒初醒,馬上敲詩鞭未停。寄語金吾城慢閉,夢魂還要再來聽。”后半調侃,前半直述,虛實相生,將戰后飲醉馬上敲詩的情態寫得栩栩入畫,恍惚就在眼前,洵為武人做詩之生動寫照。

        宋初開朝,有一名武將曹翰,是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人,屢建功勛而未得重用。一日宮宴,宋太宗(趙光義)命他以刀字為韻賦詩,曹翰雖有李廣之恨,但壯志猶存,援筆立成一首:“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庭前昨夜西風起,羞見團花舊戰袍。”詩成擲筆,廷誦至“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二句,太宗叫絕,許以“他日燕山摩峭壁,定應先勒大名(府)曹(翰的名字)”。曹翰治兵頗有韜略,曾經官至右千牛衛上將軍,好生厲害。即席賦詩精彩,出色在不卑不亢地形畫了武人的志氣和骨氣。

        仁義當前,熱血男兒捐身許國,是民族大幸。連那位江寧令王昌齡都能借著漢武時期軍威煊赫事,慷慨激昂地寫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清響雄健的邊塞詩,的是初唐文學正音。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一生八十余戰,雖然戎馬倥傯不暇,卻留下《止止堂(詩文)集》,其中存世的250首詩篇,皆正氣凜然如風飚電擊。即使在遭到攻訐詆毀而極度憤懣之時,他也以舒嘯歌詩一伸抑郁,仍然“一片丹心風浪里,心懷擊楫敢忘憂”。

        武杰作詩,或為自抒懷抱,或為鼓舞士氣。戚繼光在《愚愚稿》中說“歌詩不獨可行于經生學子。行武中,遇陰雨客邸之日,擇好忠義激烈(之)戎言、戎詩歌之,感發意氣,憤悱志向,使習尊主庇民之道,亦一教也。”他為鼓舞士氣創作過一首《凱歌》,“集吏士數百人于庭,摭其實素”,親自“口授《凱歌》”,以鼓擊節,眾士果然“一唱三和,聲震林木。興逸起舞,上下同情。抵掌待旦,浩然南征”。

        戰爭殘酷,武人出生入死且生活艱苦,實在不易。“要想安逸莫當兵”(陳毅語),此話不假。當兵吃得大苦,長城巍然,方有國泰民安。這道理,誰都清楚,所以讀武人詩時,凡見到寫軍旅艱辛的句子,“鋼筋鐵骨行行字,緣是男兒血肉成”,豈能晃眼而過?唐代白居易寫過一首五絕:“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說戰事艱苦,士兵必然消瘦,御寒衣物不必寬大,二十字寫出戍邊的大苦深情,至簡至確者莫過于此。

        讀明代陳鳴鶴的《古戰場》,“連天殺氣壓云黃,鬼哭啾啾叵耐聞。日暮亂鴉爭白骨,不知誰是故將軍”,非常震撼,慘不忍睹。此詩不直接寫拼殺時的血肉橫飛,偏揀那戰后荒野的暴骸入鏡,妙在歪打正著。鬼哭啾啾,虛筆;亂鴉爭骨,實寫;尾結一問,叫醒全篇,奇句在后,愈加冷峭逼人。只是文人體恤,而非武人自述,總覺得隔了一層。待看到“剪發接韁牽戰馬,拆袍抽線補旌旗。胸中多少英雄淚,灑上云藍紙不知”(劉綎)、“天連塞草迷征馬,云擁沙場冷戰袍”(岳鐘琪),“稜撐余骨不勝裘,一任霜花點白頭”和“一夜秋霜零短鬢,明朝不是鏡中人”(戚繼光)等武將自道艱辛的詩,方解得個中真味。此等詩,非親身浴血疆場者道它不出。云藍紙是一種淡青色麻紙,古代前沿往朝廷呈報戰事常用此紙。剪發接韁、拆袍抽線、一夜秋霜,嚴重饑餓時的稜撐余骨、渴共刀血等異乎尋常之苦情,呈報不載,惟武人心知身受。所幸有詩傳世,才留下了歷史的見證。

        三十余年前的自衛反擊戰,那些從貓耳洞掏出來的破殘小本上寫著的“竹箭亂飛如雨下,腳邊步步地雷花”、“胸懷正氣兒無畏,兒是家鄉骨肉墻”等染血詩句,無不充滿革命軍人臨危不懼的威武之氣。讀之,能不肅然起敬?由此看來,每逢年節時說說“圍爐暖酒團圞夜,應謝戍邊風雪人”,好像也不足以表達對今古衛士的感激之情了。

        清代袁枚過西湖于謙墓,曾題過“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才覺重西湖”。因為有岳飛和于謙這樣的英杰盡忠報國,才有萬里江山如畫,帶礪如故,又因為西湖掩有忠骨,所以千秋祭祀英烈,中華子孫才代代看重西湖。

        在文學寶庫中,古今武人詩無疑是最能煥發奇光異彩的瑰寶。為民族存亡鐵肩擔得道義,甚可“社稷留還我,頭顱擲與君”(王思任評于謙詩)所表現的大無畏,就是千古不泯的愛國精神。少年讀之,可以長志氣,豎脊梁,知患難,重誠信。如此放眼觀之,少年的國學教材也未必只去摳索那個《弟子規》!


      (編輯:高晴)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久别的草原在线影院电影观看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AV高清无码|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资源|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成人无码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