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寫兼施 云流霧飛——讀謝天成水墨藝術
|
群峰倒影山浮水(中國畫)謝天成 |
他出生于廣西靈山縣,196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附中,現任劉海粟藝術研究院院長。1982至1994年間,他跟隨劉海粟學習繪畫藝術,1995年旅居美國。在國外期間,他大量觀摩、學習,研究西方的寫實、現代、抽象等風格的藝術,并把它們融入到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技法里面,使他的水墨畫更加獨特、精妙。謝天成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并獲獎,作品被許多國家元首和政要收藏。去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謝天成》是對他藝術成就的總結和肯定。
劉海粟在1989年給謝天成的回信中寫道:“吾弟潑墨山水氣勢不凡,其中有廣闊的美學空間,逸氣橫流”;在謝天成的《黃山松霧圖》中寫道:“壬戌之秋九上黃山,謝生天成,不遠千里而來。上山學習,日在孟晉中。此幀筆墨淋漓,無塵俗氣,它日未易量也。”劉海粟在《日在孟晉中》一文中提到“天成的山水畫作品,從筆墨所引來的趣味看,不追求表面的光滑圓滿,而著力突出蓬勃向上的壯美氣勢。如寫諸峰側象,有時用墨潑成一團火焰,潑寫兼施,非常大膽,但也恰到火候,無造作硬湊的感覺。寫云流霧飛,有用空白,有用淡墨,濃淡干濕,酣暢淋漓,色感異常鮮明強烈。他很有天賦,潑墨不易掌握,他卻能大膽潑寫。天成少年時是學西畫的,他運用西畫的線與塊面的技法,使畫面增添不少意趣。”謝天成不僅繼承了老師大氣磅礴的“平面潑墨法”,并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豎立潑墨法”。他在1987年就用這個獨特的技法創作了一系列的潑墨山水和人物。其中,《敦煌女史》這幅作品就把他的豎立潑墨法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在中國水墨畫的立體感、空間感上表現得更加深刻。當代美術評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在《博大渾厚的藝術氣象》里面提道:“謝天成君是一位山水、人物畫家,兼攻書法。由于受到他老師劉海粟先生的影響,他的藝術觀是開放的。他尊敬古人的創造,把師法古人作為自己藝術實踐的準則,但他不迷信古人古法,不囿于傳統承襲而不思變革。他的人物畫內容廣泛,古人,今人,宗教,文學,現實題材,遵循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原則,重視人物形象塑造。他的山水、人物畫都吸收了寫意文人畫的技巧,同時也博采眾長,廣泛借鑒各種畫法,形成自己博大、渾厚的藝術面貌。”
謝天成的水墨畫以氣勢見長。他往往取景宏偉的山水,用雄渾的筆墨抒發內心的豪情。他重視繪畫的書寫性,他的畫筆力雄健,墨色極富變化,基于書法的功力和修養。但他不為筆墨而筆墨,而是用筆墨來表現現實的美和主觀的感受。正如美術評論家陳綬祥所說:“天成并不受到畫種與題材的局限,他更喜愛自由地寫書法與各種藝術創作。他曾經畫過水墨淋漓的桂林山水,也以能表現空間層次的高難度潑彩方法,作過天地山川的宏幅巨制。他能以蒼勁的筆法寫出松濤云海,以大潑墨的技法與全新的視角描繪古代東方侍女與帝王;他還以彩墨暈染加上構成,來組合成極獨特的抽象性繪畫。有些人說他的風格多變,而劉海粟先生卻對這個跟隨他十幾年的弟子更多了一層理解,指出他‘畫業日進’,‘立定精神,自張一軍’。”
謝天成的畫,無論山水還是人物,水墨或者重彩,都描寫出了物象之生命力、活力,體現了氣韻生動的繪畫審美原則——渾厚博大的藝術氣象。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