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開發為文物讓路
時間:2013年07月01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耿建擴 董城 孫明鵬
本報宣化6月30日電(記者耿建擴、董城 通訊員孫明鵬)在日前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河北省宣化縣佛真猞猁迤邏尼塔名列其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這座古跡得以完好保護背后,曾歷經過一次發展經濟與保護文物之間的艱難取舍。
位于宣化縣塔兒村鄉塔兒村西的佛真猞猁迤邏尼塔,建于遼天慶七年(公元1117年),距今已有近900年歷史。去年4月初,宣化縣引進了一項投資4.9億元的大項目。投資商在項目選址時,看中了塔兒村周邊方圓15平方公里的荒坡地,而此地恰恰是佛真猞猁迤邏尼塔的所在。
一邊是投資近5億元的工業項目,一邊是歷史文物古跡,對于一個經濟并不十分發達的縣來說,該如何取舍?宣化縣經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宣化縣縣長馮文利對記者說:“雖然工業物流園區這樣的大投資項目對推動宣化縣經濟發展舉足輕重,但在文物面前,我們只有堅持原則一條路可走。”最終,縣里作出決定:土地開發必須為文物讓路!事情的結果令人欣慰,經過一輪輪艱苦的談判與協調,新規劃建設的宣化縣工業物流園區最終遷址到距佛塔15公里的王家窯村。
據統計,河北省宣化境內有不可移動文物480處。近年來,宣化縣堅持“文物保護優先”的方針,在審批建設項目時,先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同時,在60個文物保護重點村選聘300名義務保護員,加強重點文物古跡的日常管理。每年高火險期內實行24小時防火巡查,使縣境內重點文保單位得到全面有效保護。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