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文學:呼喚文化建設性

      時間:2013年06月18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廖文

        文化是一種依靠記憶和象征符號體系而維系的社會共同經驗。作為文化活動的方式之一,文學創作有責任通過文學敘事建構國家和民族記憶,通過文學形象塑造并豐富文化符號系統,參與社會共同經驗這一價值和意義體系的建設,推動文化共識的形成、社會共同經驗的鞏固。文學也由此獲得存在依據和上升路徑。

        當下,中國文學持續地走向繁榮,文學創作總量在不斷加大、老中青作家創作各展異彩、網絡文學影響日增。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更增加了世界對中國文學的關切度。這些構筑了文學發展的堅實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巨大社會轉型中的文化期求相比,文學還尚未展現出足夠的建設性姿態。在價值和意義體系呈現復雜化、多元化、動態化的變動過程中,文學作為文化建構活動的自覺性,以及為文化建構提供有效成分的能力,都還亟待提升。

        尤其令人憂慮的一種病象是,文學創作似乎更樂于也長于不斷解構基本的價值和意義,卻拙于或不屑于給出富有文化建設性和確定性的價值。這一問題的存在,從歷史和社會的角度來看,其原因固然非常復雜而深刻。而從文學自身來看,這與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和自我體認有很大關系。

        幾十年西方文學思潮不斷發酵,從現代主義對個體本位、形式本位的大肆張揚,到后現代主義對多元化、不連續性和相對性的過度強調,均深刻影響乃至左右著中國文學的創作理念和走向。這種以異質文化的文化立場、思想邏輯和美學原則為號令與標桿的創作,極大地消蝕了文學以社會共同經驗為基礎創造文化符號和在本土文化現場梳理意義、價值的意愿與能力。特別是后現代主義思潮帶來了更強烈的沖擊。西方學者這樣定義后現代主義,它意味著拒絕接受下列觀點的當代思想運動:整體、普遍價值觀念,宏大的歷史敘述,人類生存的堅實基礎以及客觀知識的可能性,懷疑真理、一致性和進步,反對其所認為的文化精英主義,傾向于文化相對主義。這給當下作家懷疑一切價值、解構一切意義提供了依據,也為其退回自我,割斷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放棄公共價值而沉迷于私人寫作提供了理論庇護。

        另一重要原因是在加快市場化進程中,傳統作家身份和作家群體生存姿態發生變動。在市場化、商業化的沖擊下,作家主體意識的失落和自我身份認知上的轉換,使得無論傳統意義上的“士”的精神還是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追求,均遭到解構。精神燈塔和火炬、靈魂的工程師、社會的良心,在很多人那里,變成了以自我表達和生計操持為目的的“碼字工”。對于這一變化,一些作家非但沒有危機感,反而津津樂道,甚至引以為榮。文化意義上的“我是誰”的追問,被狹隘的個人情懷和利益考量輕易置換。這種退場,無論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都使文學在價值和意義上的供給變得極為短缺。

        文化的建構,其意義在于一個民族和社會的精神整合,也在于個體的安頓和皈依。每一個體,都要在社會共同經驗和價值意義體系參照下,尋求理想的生存方式和人格建構?,F代生活加劇了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利益訴求上的分層化、多元化,但一個民族總要融匯和呈現某種整體性的、吸納個體認同和歸屬的文化特質。文學正是在這樣的需求和生產過程中體現特殊功能,實現藝術品質上的超越。對作家而言,事實上,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里,無論作家多么體現出個體勞動的特征,但他的產品都是社會性的、具有文化意義的。身為作家,就需要把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扛在肩上,不能把顧影自憐,與社會的疏離、逃避以及牢騷抱怨這樣狹隘的個人情懷當成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學敘事。

        文學能否體現出文化建設性,在于作家群體能不能從自身出發,以建設性的姿態投身文學創作。這種姿態至少有這樣一些表現。

        ——多一些社會共同經驗的講述。今天的許多文學作品,讀起來讓人倍感隔膜,一方面是許多文學創作以異域文化邏輯框套本土、現實生活經驗的問題,一方面是許多作家過于沉浸于個人體驗,有意無意地離開了社會共同經驗講述。更為要害的是,許多人認為如此才回到了文學的根本。這就造成了文學作品中社會共同經驗的匱乏、社會意義的缺失,也孤立了文學自身。文學作品當然源自作家的獨特感受,源自作家自我精神世界的發育,但最終決定其生命力的,是對當下或歷史的社會經驗的深刻體察和有效講述。這種經驗,是有傳承性、共通性和可借鑒性的,它是人們在滿足審美期待的同時,對文學的重要需求,是文學性的基礎,也是文化建構力的基礎。古往今來的文學經典,無不在說明這樣的道理:文學立足于社會現場,經由個體生命的體驗與表達,承載起對社會生活的記述、再現和反思,方能從中獲得真實生動的講述方式和敘述載體,獲得親切豐富的情感交融和廣博厚重的意義生成,讓作品釋放出文化寓意、詩學光彩和生命能量。它要求作家把文學創作的過程,視為一種個體生活體驗上升為社會共同體驗的過程,置身現實生活,不斷探索、發現、追問、給予的過程。

        ——多一些價值觀照。有人評價,現在許多文學有故事沒有思想,有語言沒有精神。在很多作品中,沒有善惡立場,沒有是非考量,作家只是貌似客觀地進行文學敘事,卻沒有給出價值判斷。放棄價值觀照,使創作主體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面前思想缺席,讓文學作品成了意義和價值的真空地帶。在一些作品里,隨處可見的,是人的脆弱與無力、人與人的隔膜和冷漠、對未來的絕望。值得持守的價值——信任、友誼、奉獻、寬容、崇高、責任等等一一被懷疑和消解,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斷裂,人被描繪成孤懸于意義世界的浮游之物,僅剩單純的生理體驗和物欲的狂歡。而文學的根本價值不是展示看到的虛無,而是要給人抗拒虛無的精神力量;不是一味在消解意義中制造文化廢墟,而是要堅持用價值觀照現象,堅守文化固有的優秀價值和維系人類生存的意義體系,同時在文化的碰撞和劇變中,發現新的價值和意義。

        ——多一些理性書寫。文學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陀^、科學地認識社會是作家最重要的文學能力。缺少理性的認識必然帶來缺少理性的文學想象和文學書寫。有代表性的是當下頗有市場的官場文學和職場文學。在許多官場文學里,我們只看到作家對政治文化認識的極端形式和作家對政治文化的偏激想象,卻忽視了政治文化對于維系和推動社會的意義,遮蔽了政治文化中的理性力量。在“宮斗”式的職場文學里,只能看到“他者”力量對生活和人精神世界的鉗制,對人的尊嚴的剝奪和對人性、道德的扭曲。這樣的文學,其共同特征是,預設了一個無秩序、無理性、無道德底線、無文化禁忌的社會生活背景,給出的精神出口,不是人的理性精神對物質羈絆的超越,而是人在欲望支撐下的悲劇和失敗。它武斷地宣告和鋪陳生活即如此,但缺少對“為何”和“何為”的理性思索。而作家多一些理性書寫,則不僅意味著創作中必不可少的理性選擇和表達,更包括重視文本背后意義世界的理性建構,以及對文學最終價值抵達的理性關切。

        中國文學正在為世界、為我們每個人繪制著中國的社會影像和精神圖譜。它能否提供中國社會真實、客觀、完整的文化形象,能否具有歷史意義地獲得和成就文學的中國經驗,能否為人類文明貢獻自己的文化敘事,取決于中國作家的創作立場和姿態。文學是一字一句寫出來的,每一個字句都應該浸透價值和意義,都充滿希望地指向中國文學和民族文化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展示對文化的建設性姿態,體現對文化的建設性意義,已經成為一種歷史要求,成為對文學靈魂的深切呼喚。


      (編輯:偉偉)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人妻中文字系列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天堂最新版中文网|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