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舉辦張伯駒潘素夫婦書畫展
時間:2013年05月03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 英
華清宮圖 潘 素
4月23日,由文化部主辦、故宮博物院和張伯駒潘素故居紀念館承辦的“紀念張伯駒先生誕辰115周年——張伯駒潘素書畫展”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展出。本次展覽不僅展出了張伯駒、潘素伉儷創作的45組書畫作品,同時展出了有關他們的多種珍貴文獻,包括歷史圖片、手札以及著作和傳記等。這些展品充分展現了張伯駒、潘素伉儷的藝術和文化成就,也體現出他們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無私奉獻精神。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10日。
張伯駒的書畫創作頗具名氣。其書法源學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隸、篆于一爐,中年學鐘繇。1940年購得宋四家之一蔡襄的《自書詩》之后,心摹手追,書藝大進。晚年形成自己的獨特書風,用筆飄逸,如春蠶吐絲,人稱“鳥羽體”。繪畫作品也是自成一格,《楚澤流芳》《紅梅》及《蘭石》皆為張伯駒的代表性書畫藝術作品。
潘素,字慧素,江蘇蘇州人,我國現代著名青綠山水畫家,擅長工筆重彩山水畫。她幼年即心儀國畫,初從朱德甫學花卉,又經古文老師夏仁虎引薦,跟從蘇州名家汪孟舒習山水。婚后,與張伯駒相互學習,談藝共勉,并以家中所藏歷代名畫真跡為本,潛心臨摹。潘素的畫作常由張伯駒的詩詞書法作配,詩情畫意,珠聯璧合。
(編輯: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