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贍養”也是一種文化——電視劇《有你才幸福》觀后
時下,在諸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里,“空巢家庭”所占的比例高得驚人。隨著“空巢家庭”或者“留守老人”的日益增多,帶來的社會問題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其中,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就是需要兒女們的“精神贍養”。這是我們應該在家庭倫理道德的領域里提出的一個科學范疇,甚至是一個理論命題。
什么叫“精神贍養”?我以為,“精神贍養”就是兒女們要多和老年父母做精神上的交流溝通安撫慰藉。尤其是,在碰到孤寡獨身的父母有了黃昏戀情夕陽婚姻的時候,千萬不要成為阻力、破壞力,而要理解關心支持幫助,努力促成他們再嫁再娶,再結婚姻,重建老人們自己美好的家庭生活。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特別看重《有你才幸?!愤@部電視劇的文化蘊涵,看重它的價值取向,看重它凝練和發散出來的正能量。我認為,《有你才幸?!匪鶑垞P的,就是“精神贍養”的文化。
祺瑞年跟宋茹君的故事,是本劇的敘事主線。李雪健飾演的祺瑞年,當了一輩子的工人,是個地道的住四合院的“老北京”,晚年退休,卻遭遇了人生的窘境:老伴去世,孤獨度日;老房拆遷,補償款成為下一代人覬覦的目標;兒子媳婦不孝,一味索?。慌畠涸庥龌橐霾恍?,讓他煩心。一個寒冬之夜,在湖畔,他面對冷月星空,一句“朔風陣陣透骨寒”的京劇唱詞,足以表達他內心的凄涼了。但是,住到兒子家以后,面對兒子兒媳對他生活的干預、限制,他知道要保衛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生活的自由,敢于抗爭,敢說:“我的日子怎么過,我得自己說了算吧!”于是,他堅持到票友群體中去聚會唱戲,去度過孤獨的閑暇時光,去尋求一份慰藉。等到命運安排,在那里邂逅宋茹君,便惺惺相惜,從相遇相識相知到相愛,擦出晚霞般美麗的愛的火花,他迎來了又一度的生命的青春活力。陶慧敏飾演的宋茹君,中年喪偶,陷入了人生莫大的悲痛之中。她的獨生女兒劉倩,倒是孝順,卻又遠在香港,難以伺奉早晚。好在她母女二人心地陽光,生活在心境自由的日子里,宋茹君便在京劇票友的聚集中重拾生活的樂趣,并且領略到祺瑞年黃昏戀情帶來的幸福美滿,當然,期間也有仰慕暗戀的內心煩憂和面對祺家兒子和兒媳反對阻撓的糾結氣惱。好在,祺、宋兩人“心若在,夢就在”,終于齊心協力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宋茹君這個女人特別賢淑。她完全理解,他們“這一代人,年輕的時候管著孩子,這老了,就被孩子管著”。她于是不像世俗的那樣參與“家斗”,哪怕被祺瑞年的兒子祺滿雨當面羞辱,也在捍衛自己的尊嚴的同時,費心費力地化解矛盾,最終被他們接受。
當然,化解這些矛盾,這部電視劇除了借助于祺瑞年、宋茹君以及祺瑞芳的人性的真善美,還靠了“錢”的助力。一是祺瑞年手里有退休工資特別是幾十萬的拆遷款,不靠子女養活,反而貼補兒女;二是宋茹君借三萬塊錢給沈潔補上了賭輸家中積蓄的窟窿,挽救了那個小家庭的婚姻;三是,祺瑞年將拆遷款做了妥善安排,死后全部留給兒女;四是宋茹君有錢,算是殷實人家,不會分一份祺瑞年的拆遷款,讓祺滿雨夫婦不再有戒心。人們完全可以問一句:“要是祺瑞年和宋茹君都沒有錢,或者有錢又特別看重錢,兩個人之間的黃昏戀,又會怎么樣收場呢?”甚至于,宋茹君如果沒有女兒在香港,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北京市民,那一來,又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顯然,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不算人生的美好。人們會很無奈,但很現實。
這不是一部強情節敘事的電視劇。沒有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也沒有引人制勝的矛盾沖突,它之所以震撼人感染人,也吸引人讓人欲罷不能,就是它擅長于充分揭示人性深處里的真善美和假惡丑,讓這樣的人性在許許多多的細節里淋漓盡致地外化出來。有些地方,真的能夠讓人動情動容。
看這部電視劇,我們可以看到,當今社會,需要構建的是家庭和親情的和諧。這其實是一種文化。我們這個民族,固有的倫理道德里的確精華與糟粕同在,一定要嚴格區分,以決定我們今日的取舍。不過,其中的“敬老愛幼”,孝順的兒女們奉養好年老的父母,以至“老吾老,幼吾幼”,讓普天下的家庭都和諧相處,確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一定要傳承并且發揚光大。
(編輯:黃遠)
· | 首屆美術文化周刊學術邀請展舉辦 |
· | 中國文化志愿者:在海外傳遞中國夢 |
· | 讓文化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 |
· | 李屹:志愿服務為人民 繁榮文昌新輝煌 |
· | 全國文化志愿服務工作會議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