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志愿者 隴南“種文化”
時間:2013年05月02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李 韻
今年“五一”,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馬街小學的孩子們多了一個熱門話題——“中國文藝志愿服務團”。
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日前為他們和馬街鎮的1萬多名觀眾送來了一場高水準的文藝盛宴。歌曲、舞蹈、魔術、雜技、相聲、戲曲,20多個節目、3小時的超長演出時間,讓觀眾們散場后久久不愿離去。
草草吃點東西,下午,藝術家們又趕到漢林鄉唐坪村為村民們表演。此次赴武都的活動是“送歡樂下基層”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西部行系列活動的第一場,活動地點武都區,是中國文聯定點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區)。這次,中國文聯動員30余位藝術家參加,在演出的場地選擇和節目編排設計上緊貼當地百姓,并將當地藝術元素融入貫穿其中,精心編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在“送文化”的同時還積極“種文化”。除白天的兩場慰問演出外,晚上,藝術家們與當地文藝工作者、文藝愛好者進行書畫交流、音樂輔導、舞蹈、攝影培訓等活動,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教授、心貼心點撥。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中國文聯就啟動了“文藝支教試點項目”。經過自愿報名和培訓,4月9日10名志愿者奔赴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支教;4月16日20名志愿者分別奔赴甘肅隴南武都區和貴州安順西秀區支教。記者在馬街小學見到了在隴南支教的幾位志愿者,他們分別擔任各自學校的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類課程的教學。西南科技大學的青年教師王麗萍說,來到這里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們對藝術的渴求。為更多地了解孩子們喜歡什么,他們做了大量的問卷調查,在小小的字條中搭建起溝通彼此心靈的橋梁。馬街小學一個一年級小姑娘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我們老師舞跳得可好了,說話也可好聽了。”盡管口音很重,但她對新老師的那份喜愛盡顯其中。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