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眾說紛紜“原生態”

      時間:2013年04月20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青歌賽——有爭論是好事

        今年年初,由中央電視臺主辦、全國31家省市電視臺和6家網站等單位共同協辦的第15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在經過一年的創新升級之后全新亮相。現在賽事正開展得如火如荼。與場內激烈的競爭相比,場外圍繞著本屆賽事的大討論同樣熱烈,甚至還存在著一些爭論。我認為就青歌賽而言,有爭論是好事。一方面,爭論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個社會對青歌賽的殷切期待,經過30年的實踐和不斷改革與創新,青歌賽已經成為弘揚民族藝術、普及音樂知識、發現和推出聲樂人才、引領和推動我國聲樂事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對我國音樂藝術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正是因為這個重要作用,社會各界對青歌賽的關注、思考、研究才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就藝術發展本身而言,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如聲樂藝術,在建國初期有“土洋之爭”,在改革開放初期,有對流行音樂的爭論。其實,這是很自然、很正常,也是很健康的現象。說明人們已經學會從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視角,站在不同的層面上關注審視我們文化的發展。一切正確認知產生的過程,都是一個充滿不同意見爭論的過程。有爭論是好事,在討論中思想碰撞迸發的火花是最美的。

        非常可喜的是,在每次對青歌賽熱烈討論的背后,也使人們看到了青歌賽的改革和創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其能以寬廣的胸懷去接納不同的意見,青歌賽的成功取決于不斷總結經驗、改革創新、完善賽制,可以說青歌賽的每一次變革都切合時代的脈動,始終引領著我國的聲樂走向。

        當然,青歌賽未來的發展還面臨著很多的挑戰,有些問題需要我們聲樂藝術界、理論界共同去探討、研究、解決。比如民族唱法與原生態唱法的理論劃分,“原生態”唱法的評價體系該如何制定等等,但是相信在我們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這種爭鳴討論、相互促進、海納百川的大好氛圍下,青歌賽只要牢牢抓緊以培養和挖掘聲樂人才為目標,以服務大眾為目的,必將在改革中升華,在創新中前進。(顧 欣)

        “原生態”不應設組比賽

        正在進行的第15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已經設立多年并且廣受好評的“原生態”組在本屆大賽中沒有出現。我認為這是一種科學、合理的做法,保證了大賽的公平公正性。

        首先,所謂的“原生態”唱法的提法就是不準確的。我認為,我們現在說的“原生態”唱法應該稱為“民族民間唱法”。而且事實上,在“原生態”這個詞出現以前,學界對這種未經現代聲樂訓練、來自民間的演唱形式也是這樣定義的。而當初提出“原生態”這個詞,可能是出于一種文化生態保護的目的,希望用這樣一個詞來引起大家的重視,但我認為從學理上講這種提法不準確。

        其次就要講到所謂的“原生態”唱法與青歌賽的關系。青歌賽作為國家級的聲樂賽事,首先應該是比賽,從性質上與其他音樂鑒賞類的節目就是不同的。既然是比賽,最應該保證的就是評判標準的統一,評判標準統一才有“公平公正”可言。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內容豐富、形式繁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間音樂在演唱語言、發聲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舉例來說,都是蒙古族呼麥,我們能比出來哪個好,但是呼麥和侗族大歌就沒有可比性。這就像中國唱法和俄羅斯唱法、意大利唱法、法國唱法不能一起比一樣。因為一種唱法的基礎是語言,語言不同很多東西就不一樣。所以,民族民間傳統音樂(也就是所謂的“原生態”唱法)是流傳千百年的民族瑰寶,我們應該大力保護,但是拿來比賽我一直認為是欠妥的。因此,本屆青歌賽沒有再將“原生態”單獨比賽,相信是組委會經過慎重考慮的。

        第三,我認為我們現在“民族唱法”“學院唱法”的說法都不夠全面,準確地應該稱為“科學的中國唱法”或“中國當代藝術歌曲唱法”。這一點在學界也被廣泛認可,只是“民族唱法”的稱謂約定俗成多年,所以沒有改過來。這種唱法正是來自于民間音樂母體,是以民族音樂、戲曲、曲藝等素材和中華民族的審美觀點為載體,同時吸收現代的科學發聲方法形成的,是具有科學性的民族聲樂體系,有統一的評判標準,所以有可比性。在本屆大賽中,我看到也有很多少數民族選手參賽,他們雖然也是用本民族的語言演唱本民族的歌曲,但是他們在發聲方法上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不能叫做“原生態”唱法。對他們,我也是從演唱技巧、發聲方法、情感表達、舞臺表現力等方面綜合考量、評判的。

        最后,經常有觀眾朋友質疑說現在唱民歌的演員都有“千人一嗓”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了,但我認為這是聲樂教育的問題,不是唱法本身的問題,不能說借鑒了科學方法就唱不出個人風格。不管是老一輩的王昆、郭蘭英,還是青歌賽的頭幾屆里走出來的彭麗媛、宋祖英、閻維文、張也,包括這幾屆青歌賽的劉和剛、王宏偉等,他們的演唱都運用了科學的演唱方法,但沒人會說他們沒特點沒風格吧?本屆青歌賽里我發現有一些選手在演唱時很注意融入一些民族、民間甚至是戲曲的元素,很有個人風格,我認為這種做法是應該鼓勵的,這才是全面的中國唱法。隨著藝術的發展、國家的發展,我們自己的唱法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完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應該讓中國的歌曲、中國的唱法走出國門,把自己的藝術推出去。(蔣大為)

        何謂聲樂中的“原生態”?

        “原生態”緣于自然科學中的特定名詞,它指的是自然界相對久遠的固化了的歷史形態。而聲樂藝術,屬社會學范疇,它是人類思想、感情的一種表述和傳達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它是流動的、多元的、不斷豐富起來的。因而,套用“原生態”一詞,將聲樂藝術另立門戶是極為牽強而不妥當的。

        尤其是,所謂聲樂藝術中的“原生態”,如何界定、如何鑒別、如何斷代、如何復制?應有科學依據,決非人為臆斷。

        讓語言不同,風格迥異的一部分民族曲目,冠以所謂的“原生態”參加類如央視青歌賽這樣的全國聲樂大賽,在概念模糊、又無統一維度或量化標準狀況下,怎么去評定其中的高、低、優、劣?不僅沒有可比性,而且搞不好會產生部分民族之間的歧義與矛盾。

        再者,在相當長期的歷史階段中,“原生態”不可再生。“青歌賽”歷經幾十年并要繼續進行下去,所謂的“原生態”有那么多的曲目容量,支撐大賽這個“門類”的長久性和持續性嗎?

        我個人認為,民族唱法涵蓋兩個分支。一是,中國各民族的民間民歌唱法,即中國傳統唱法,包含傳承久遠的中國各地域的戲曲唱法;二是,經過培訓,結合了西洋科學發聲方法的“學院派”唱法。

        以上,作為學術認知,謹啟賜教。(李谷一)


      (編輯:竹子)
      国产成人无码av|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天堂资源在线最新版天堂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丰满熟妇juliaann与黑人 |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1级在线|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99re只有精品8中文|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中文资源在线官网|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