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PK跳水,電視PK什么?
《體壇周報》:有媒體評論說:娛樂拯救不了跳水。沒錯,娛樂當然拯救不了跳水。可是,拜托,人家可沒說要拯救跳水。地方衛視不是國家體育總局,人家并不承擔推廣跳水的義務。在其位謀其政,地方衛視首先考慮的是節目的投入產出比,這又不是一檔純公益節目。至少目前來看,收視率是對得起前期投入的。
《中國青年報》:倫敦奧運會期間,英國跳水運動員戴利曾把中國運動員稱之為“金牌機器”,不過,中國運動員確實很難展現出除競技成績之外的另一面,也就很難拿出有力的證據去反駁戴利。現在,如果娛樂可以給中國運動員提供展現多才多藝的機會,那么,中國跳水隊帶給國人的將不再只有金牌。
《深圳商報》:無論是浙江衛視的《中國星跳躍》,還是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作為奧運會項目的跳水,在大眾中的認知度肯定會大大提升。說不上大家可以輕易加入到跳水的行列里,不過在一幫跳水世界冠軍、娛樂明星的帶動下,至少也會慢慢懂得欣賞跳水。在商業化味道漸濃的今天,關注度成了幾乎所有事物發展壯大的利器。
《新京報》:跳水節目呢?很抱歉,它不會在綜藝節目的創新上做出貢獻。明星苦練功、評委拼毒舌、PK淘汰制……早已是綜藝節目的家常便飯。若不能發明新的游戲規則,牽動觀眾情緒跟著參賽者一起喜與悲,節目想紅?難。
《新快報》:收視率競爭、廣告競爭已經把各家衛視逼瘋了,歌唱選秀余溫未降,明星跳水節目又開始轟炸屏幕,吸引眼球了。不管是60多歲高齡的老藝術家,還是未成名的小明星,又或者是外國友人,紛紛開始往水里扎,如今當個明星真不容易。
這幾天,兩檔新電視節目一開播就火了。那就是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和浙江衛視的《中國星跳躍》。
4月7日晚,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正式首播,好評如潮,索福瑞46城快速監測節目收視達到1.87%的高收視。而在前一天,浙江衛視同類型節目《中國星跳躍》首播同樣告捷,收視率為1.68%,超過《中國好聲音》首播收視率。坐擁衛視“江湖地位”的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這回撇開湖南衛視,率先掀起了2013年傳說中的首輪電視大戰。只是,這輪大戰的戲碼不再是選秀或者相親,而是跳水。
首個明星跳水競技節目
讓明星參加運動競賽,并且是非大眾性的跳水運動,這在歐美國家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在中國電視上是首次。
作為《星跳水立方》節目總制片人,江蘇衛視副總監王培杰表示,因為對跳水極具感情,早在1998年就想做這樣一檔節目,但當時的條件不完善,直到2007年在一次和國外電視人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在德國電視公司2004年曾經成功運作過,心里有了底。經過長達五六年的醞釀,節目終于成型。
“跳水在中國可以說是人人皆知,大家都知道咱們的跳水成績不錯。但非常遺憾的是,跳水絕非人人都可以參與的項目,因為目前沒有給每個跳水愛好者提供足夠的場地條件,還有基本的跳水培訓。”正因如此,跳水皇后高敏認為,明星跳水競技節目不僅可以讓觀眾了解跳水運動的基本常識,而且能讓更多的人了解跳水的難、跳水的苦、跳水的樂。
至于為何讓明星來參與,而不是普通人,王培杰指出,這是為了把明星還原為普通人,讓大家看到明星之所以能成為明星是因為他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體現勵志的主題:“很多人圍觀明星跳水,就是希望看明星出丑,走光,我們絕對不會走這個路子,而是會完整呈現藝人的成長過程,跟普通人一樣。”
“原來跳水這么難啊”、“跳水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心理素質得高才行”、“看完節目后我也好想學”……兩檔明星跳水節目首播后果然引起轟動,許多觀眾看完節目后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嘆,但也有一部分觀眾并不買賬。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