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農民畫:由“草根文化”變身時代精品

      時間:2013年03月29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亞萌

      黃牛息耕圖 李俊敏

      人生日稱孩子 張新英

        李俊敏的《黃牛息耕圖》,用多層并置的手法展現了農業現代化時代黃牛“下崗”后廣袤農村的生產忙;徐承波的《竹林調》,少數民族農民舞蹈出一片濃郁的綠意;盧鳳霞的《薩滿傳承》,以民間剪紙形制繪出中國古老的民間祭祀儀式;張明云的《經濟新農村》,紅房綠樹、阡陌交通、三遠畢現……上海金山、廣東龍門、陜西戶縣、嘉興秀洲……談及它們,我們不再談那里經濟如何如何,而是談“藝術”,談那里的人、筆下的異彩斑斕。你還以為如今的農民是“黑黑臉龐、雙手老繭、不修邊幅”?那你還真out了。

        在中國的很多地區,和農民息息相關的詞語,已經變成了“書畫”,畫眼中所見山水田園,畫心中暢想生活美景。3月25日至26日,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舉行,家家溢墨香,戶戶繪新枝,更是中國傳統耕讀文化的余韻悠長。

        總能讓心里顫一下

        山東日照,攜龍山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而發展出頗具海洋漁文化氣息的日照農民畫。“山西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助力農民畫的發展非常迅猛,山西的農民,書自己,畫自己,表現農家樂、農業豐收主題的作品非常多。”山西省農民書畫研究會會長穆錦清介紹。發展了40余年的戶縣農民畫得益于古城西安久遠的歷史文明,以大紅大紫的色彩、夸張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題、簡潔明快的風格勾畫出戶縣美麗的田園風光、栩栩如生的農家生活、氣氛熱烈的勞動場面,目前戶縣農民畫已累計創作3萬余件,其中428件在國內各種美術展覽上獲獎,4500件應邀在48個國家和地區展出,18700件被國際友人和海外機構收藏。從小在許昌“耳濡目染”牡丹文化的畫家蘇留英,從2000年開始至今專門從事牡丹畫的創作,“牡丹題材寓意富貴吉祥,自古以來國人喜聞樂見,歷史文化名人皆以詩文、繪畫、雕塑來表現,如今我們也可以以它來傳達強大的中國夢。”蘇留英表示,自從到北京創作后,她希望牡丹畫與時俱進,結合版畫、水彩、油畫的技法和構圖,在畫面中亦加入現代設計的原理,“牡丹不只是大紅大綠,如何讓牡丹這個大眾題材艷而不俗,淡雅而有精神,我一直在探索,比如以紅和黑來構成主色調,注重色彩的對比、明亮度的對比、中西畫法的結合。題材普通,但我也想讓藝術往高處拔,提升大眾的審美水平,我的藝術才有生命力。”

        “改革開放以后,出現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景象,隨著農民接觸的事物不斷增多,視野也隨之開闊起來,過去的農民畫多反映農村的耕作、喜慶吉祥等題材,而現在的農民畫充滿了時代氣息,例如,宇宙、大自然等,也成為農民畫家筆下經常被描繪的對象。農民的繪畫藝術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的,有的甚至是超越時代的,符合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長、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王林旭表示。

        “農民畫是中國民間繪畫的新樣式,是中國繪畫的新畫種,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農民畫富有活潑自由的想象力和生動的表現力,構思新穎奇巧,構圖充實豐滿,造型多變夸張,色彩鮮艷亮麗,藝術剛健清新,表現了農民勤勞質樸的精神氣質和靈活多變的審美趣味。”吉林省政協原副主席趙家治表示,農民一手拿鋤,一手拿筆,實現了真正的腦力、體力的完美結合,他們自由創作,不斷超越自我,在農村家園和文化家園中描繪大地、耕耘心靈,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農民畫涉及民俗、群眾文化、市政宣傳等多方面社會責任。”吉林省東豐縣農民畫館畫家李俊敏認為,一個發展了半個多世紀的畫種,產生了眾多不遜色于專業藝術家的農民畫大師,已成為中國美術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藝術門類。“現在我們有很多畫鄉、農民畫基地,也有自己的研究協會,農村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農民畫的發展和繁榮。”天津農民書畫研究會原會長丁玉來說。

        談及農民畫,趙家治頗有發言權,據他分析,已經發展了60余年的中國農民畫可以分為3個階段:從大躍進到“文革”結束,陜西、河北、江蘇等地農民畫興起,多元發展,這一階段的高潮則是戶縣農民畫的全國巡展,影響甚廣;第二階段是1982年到2000年,農業部、文化部、中國文聯舉辦了多次全國性的大展,各地方政府也著力進行海外推廣,戶縣、金山、東豐因此發展壯大;第三階段則是2000年至今,農民畫形成機制、形成市場,不僅技術風格日趨成熟,產業基地也蓬勃發展起來。“秀洲農民畫館有3000平方米的、5000平方米的,甚至有1萬平方米的;東豐全縣畫家5000人,擁有4000多平方米的畫館,廣東龍門有個企業一下就投資2.7億元。”他認為,當今農民畫有著原生態、大眾化、時代性的藝術價值:“我們能在當地找到源發的人,比如他的父輩是木匠,母親會繡花,或者從手工活學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是農民畫的兩大支撐;和其他藝術不同的是,農民畫是有組織、有輔導的創作,每個基地都辦學習班,畫家可以依據建議進行討論,再琢磨創作;時代性更直觀:農民畫的是農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夢想,比如一個養牛戶,畫了一只大牛,牛肚子里有村路、房子,有人,他想畫的是養牛給他帶來的富裕生活,這是緊貼時代脈搏的。”“農民畫,越看越有情趣。”趙家治說。

        “現在全國農民書畫家都信心百倍,爭取用自己的書畫藝術作品來謳歌這個時代。目前書畫市場不是太好,農民存在賣畫難問題,但是書畫市場是從交易層面來看,而農民畫更多關注的是農民的精神生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希望農民在繪畫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找到樂趣。”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央視農業頻道著名主持人畢銘鑫說,“農民畫,總能讓我心里‘顫’一下。”

        讓農民畫家出彩

        農民畫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農村經濟產業化生存的新模式。廣西五通鎮有1000多戶專門從事繪畫產業的農民,整個繪畫隊伍達3200多人,其中20人以上的畫坊就有20多家,占桂林書畫市場份額的70%以上,年產值達1.3億元;畫老虎、畫牡丹、畫梅花、畫山水……畫工月收入在1800元至5000元之間,畫坊老板的年收入能達到20萬元以上,年總產值達1.1億元。甘肅通渭縣從事書畫藝術創作的人員達3000多人,平均每天書畫銷售量達5萬元以上,每年有百萬幅作品從通渭賣出,年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而在山東巨野,一個縣7000多人從事繪畫,每年向世界銷售70余萬幅作品,創收2.2億元,巨野還不滿足——他們著力加強與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合作,加強與河南、浙江、上海、西安、揚州、蘇州、濟南等10多個畫鄉在傳統工藝品生產和特色產業方面的合作關系。“農民繪畫的水平與市場關系是成正比的。例如,老百姓過年的時侯要創作大量的年畫,寓意吉祥如意,有的是手繪的,有的是模板刻印的,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種文化符號,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傳統。”王林旭說。

        而在農民畫衍生品方面,上海金山農民畫也帶動了周邊產品市場的開拓:絲巾、掛毯、公交卡、服裝、優盤、燈罩、茶壺、扇子、瓷盤、環保袋、手表、煙灰缸……百余種商品上,都能感受到農民畫鮮活濃郁的氣息。據穆錦清介紹,山西的農民畫市場已經初具規模,運城的面塑、交城的書畫、代州的剪紙遠銷東南亞和歐洲……農民書畫產業化、市場化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由于這是新農村農民致富的新途徑。過去農民主要靠種地、外出打工安身立命,而新時代以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多樣,農民書畫產業化、市場化正成為農民從事第三產業的新亮點。

        “讓農民畫家出彩,這將成為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今后工作的主題詞。”畢銘鑫說。“但農民畫畢竟是一個群眾文化”,李俊敏認為,在市場方面目前不應對農民畫期待值過高,“戶縣、金山銷售額在下降,市場也面臨飽和、審美疲勞和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過于注重市場而導致對藝術的探索不斷削弱、畫面內容單一、大量臨摹的現象在各地屢見不鮮,缺乏原創的積極性和內在動力,會使農民畫逐漸失去藝術感染力。據媒體報道,山西一幅農民畫價格約在50元至300元,雖然不貴,但許多游人明顯感到,市面上農民畫的意識形態和畫風都比較落伍,畫法、表情、人物如出一轍,骨子里還是原來的舊模樣,幾乎沒有突破和創新。

        創作是硬傷,但盜版可能是沖擊市場最具破壞力的因素。金山農民有一件原創作品發表,立即會有幾百幅盜版作品,一些作品剛獲獎,還沒來得及走向市場,假冒仿品就在地攤上鋪天蓋地了;一些原本可以賣60元至500元的作品,盜版售價僅為20元,大量假冒畫嚴重損害了金山農民的聲譽,也損害了農民畫館和農民畫的權益。

        李俊敏認為,目前制約農民畫發展的,還有后繼乏人的隱憂,“沒有隊伍,一切皆是空談”。他認為,農民畫需要專業的引導,需要從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審美時尚領域與其他學科進行交流滲透。

        基于此,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日前成立了市場信息部,旨在解決市場存在的惡意侵權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惡意侵權是目前農民畫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種狀況,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希望建立原創保護中心,農民畫的畫可以在這注冊,有專門的律師幫助維權。但這個中心目前還在規劃中,它的實施面臨很多問題:首先要具備網上檢索功能,農民的繪畫作品通過掃描上傳到網站上,但是不能每個人都沒有權限地來復制作品,擁有哪些條件的人們可以來瀏覽、檢索、復制,這是一個系統的問題;此外,原著者和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是怎樣的關系、怎樣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原創中心能不能幫農民畫家銷售作品,甚至能不能搞原創作品的拍賣,都是需要事先想到并解決好的問題。同時,我們也鼓勵農民要在自己的作品上留名,提高自我維權意識。”畢銘鑫介紹,針對想買畫的不知道作品好壞、普通老百姓只能靠感覺來判斷的窘境,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采取了一些措施,給農民畫家授予稱號——“一級農民畫師”、“二級農民畫師”等,并相應給每個級別的畫師的作品定價,人們從網上查到相應的信息,這樣就可以給買家一個可信的參考。“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建立市場信息部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還農民畫一個應有的社會價值,使之具備同等的市場價值。”

        而在趙家治的理想中,農民畫市場應該是一個有層次的市場:有衍生品,有面向旅游市場的低端作品,有進入裝飾領域的畫作——“國畫有的受眾不懂,油畫又買不起或者不喜歡,所以一些投資者和收藏家可以將目光投向農民畫;還有就是面向大展、收藏的高端農民畫——高端的永遠只會占少數。”趙家治說。

        書畫結緣

        農民畫反映著中國7億農民的心聲,它是大眾文化,因而也是主流文化。農民畫是有組織、有輔導、有個性的美術創作活動,在民間繪畫中呈現穩定、成熟、發展的態勢,是其他民間繪畫無可比擬的。農民畫回歸民間文化不是降低的體現,而是歷史的復歸,是民間文化生命力的象征。農民畫有助于展示廣大人民群眾對民間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借鑒農民畫發展的經驗,發掘地域文化、民間文化,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農民畫現在不僅是簡單的職業概念,它讓家庭在生產功能、生活功能外,增添了藝術功能。”趙家治介紹,吉林東豐有意識地讓農民畫進入少年美術教育領域,進入地方校本課程;在促進新農村家庭和諧方面,農民畫也可以解決留守婦女的就業問題,在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的現狀中,如何拓展農村婦女家用補貼的來源,農民畫大有可為。“畫鄉、畫村的農民朋友有業余收入,有精神追求,刑事案件自然就少了,因為農民畫致富的、蓋房的、買樓的,多了去了。”趙家治說。

        “農民書畫研究會,看起來是以書畫結緣,更重要的是對農民精神生活的關注。農民閑暇之余不是去喝酒、賭博,而是團結起來去搞書畫創作,這對于引導下一代和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都有很重要的意義。”畢銘鑫表示,“物質世界中的城中村,我們可以通過城鎮化建設讓它消失,而精神領域的城中村,不可消失——借助農民畫,我們可以把古代的傳統延續下來。”

        作為農民,或在田間地頭種植莊稼果樹,或在工地上揮汗如雨,但他們也常常坐在桌前揮毫潑墨,筆下有詩意的田間畫面,有寓意深刻的書藝丹青,手中還有充滿想象力的剪紙和面塑……他們秉承“耕讀遺風”的生活方式,令人驚嘆,更令人神往。那亦是古代中國文化在當今社會的留續。


      (編輯:竹子)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字幕日本高清|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你懂的|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 久久无码av三级|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