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營戲劇的新模式、新力量、新成果
話劇《建家小業》劇照
話劇《夢行者》劇照
剛剛落下帷幕的“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賀歲劇展演,呈現出幾臺高品質的作品,如《建家小業》和《彼岸》等,同時也在北京小劇場的舞臺上掀起一股“主旋律”風潮。
這是一次“政府牽頭,民營掛帥”的主題戲劇活動,筆者受邀擔任本次展演的評委,全程參與其中,歷時半年,對其間的“新模式、新力量、新成果”頗有感觸,尤其整個活動在策劃、組織等操作層面推出了一系列非同以往的創新舉措,具有導向性的示范意義。
新模式:政府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
這些年來,很多業內人士都在呼吁政府從政策和資金方面加大對民營小劇場戲劇的扶持力度。本次展演臺前幕后的全過程,讓人實實在在地感知到北京市文化局的魄力和能力,尤其在創作方面的投入之巨、力度之強,在全國范圍內,絕無僅有,所收獲的成果,在同類活動中更不多見。
不妨回顧一下整個活動的歷程:經過近4個月的征稿,到2012年9月初,36個劇本呈現在評委面前;一個月之后,評委投票選出其中10個劇本,交由各申報單位定向投排,北京市文化局為每臺劇目分期撥款40萬元;正式展演從2013年1月16日開始,至3月1日結束。文化局主管領導從征稿階段就介入實質工作,請專家評委在劇本修改和二度創作方面具體指導和把關,加之各劇組主創的努力,使本次展演的收獲超出預期。出人出戲的同時,更鍛造出一批有創造力和品牌號召力的小劇場團隊。
新力量:原創作品的集中展示
近來的展演活動非常多,但如“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賀歲劇展演這樣,10臺參演劇目全屬原創,應是獨此一家。
原創很難,尤其如“北京故事”這樣的命題創作,一般不敢有過多過高的期望。十分意外的是,本次展演的10臺劇目,在我看來至少有兩臺成色十足,那就是《建家小業》和《彼岸》,這兩臺戲完全可以成為拿得出手的北京品牌。
北京厚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建家小業》是本次展演的壓軸作品,品質相當出色,受到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該劇文本流暢,故事和人物都很接地氣;二度創作扎實,其濃郁的世俗風格殊為難得;幾堵三面灰墻的舞美很有質感;演員表演尤其精彩,六個角色個性鮮明。
優品輝煌(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話劇《彼岸》(編?。褐x昱緹,導演:邵澤輝)是一臺頗具現實寓言情境的劇目,有誠意、有味道、有質量、有前景,全劇散發著一種極為少見又極為誘人的淡淡的氣息,淡淡的憂傷,淡淡的感懷,淡淡的不屈,淡淡的勵志,本人非常偏愛。
任何一部優秀作品的誕生,都會經歷數次自省和蛻變。記得當初在選定10個劇本之后,評委們與各劇組有個一對一評析的過程。對一度創作的剖析,很直接,很激烈,甚至很不給情面;對二度創作的要求和期望,很高,也很具體;當然,對最后的舞臺呈現,有些期許,也有些惴惴不安。這樣的全程跟蹤評審,對筆者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工作體驗,有責任,也有壓力。
欣喜的是,大家在二度創作中都很敬業,也很有自己的藝術思想和主張,無論是盟邦、繁星、木馬、至樂匯這樣的團隊,還是黃盈、邵澤輝、黃凱、俞白眉、林蔚然、任素汐這樣的主創,所展示出的北京民營戲劇的原創力量,著實讓人對小劇場戲劇的未來充滿期待。
新成果:小劇場戲劇走向良性
客觀地說,本次展演的10臺劇目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憾和瑕疵,但對癥下藥,都還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包括前面提到的《建家小業》和《彼岸》。
《暴雨驕陽》的劇本有基礎,但二度創作需強化理論和技術力量;《夢行者》的影像運用很貼切,整臺戲的張力和感染力稍顯欠缺;《合租時代》節奏明快,壯聲組合極為給力,幾個故事缺乏有機整合,小品傾向嚴重;《大前門》有一定的實驗價值和討論空間,以“大鼓”串聯,三個演員被“定”在椅子上,基本只用聲音表演等等,實際呈現過于支離;《外星人老貓》思維開闊,一些新娛樂元素很有觀賞效果,是一臺大劇場化的小劇場戲;《風把我帶到這個地方》,文本出色,二度創作走偏,過于自我,以至自戀,尤其在導演和表演方面,專業性嚴重缺失;《馬路上的天使》從親情、友情、愛情三個角度交織出三個互不相干的故事,但在風格、氣質和主題的統一方面還需仔細考量;《戲王之王》把北漂的艱澀現實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現出來,很有共鳴,二度創作有些局促,表演風格不夠統一。
展演過后,北京市文化局還將進一步跟蹤和督促這些劇目的加工完善,把這次展演的成果延續下去,使北京的小劇場戲劇走向實質意義上的良性狀態。
這一點,對當下的戲劇創作而言,更有示范價值,更有導向意義。
(編輯:竹子)
· | 話劇《建家小業》獲北京市文學藝術獎 |
· | 京味兒戲劇《建家小業》首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