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心中的雷鋒 ——聽“老百姓的雷鋒”首唱式暨傅庚辰作品音樂會
室外是皚皚白雪,北風呼嘯,室內卻是濃濃熱情,雷鋒精神滿懷。3月1日,在遼寧撫順,剛剛建成投入使用的雷鋒大劇院,迎來了她第一場極具專業性的大型音樂會——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50周年“老百姓的雷鋒”首唱式暨傅庚辰作品音樂會。
這是一場充滿了革命激情的音樂會,以交響組曲《雷鋒之歌》的首次演唱懷念了雷鋒精神,同時又通過交響組曲《地道戰的故事》選曲,云杉作詞的合唱《站起來》,大型聲樂套曲《毛澤東之歌》選曲、《航天之歌》選曲、《小平之歌》選曲,交響詩《紅星頌》選曲等作品梳理和回顧了作曲家傅庚辰近幾年的主要作品。對于沒有聽過傅庚辰作品的觀眾而言,這場時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音樂會足以讓他們全面了解傅庚辰的創作風格和創作理念,因為這臺音樂會稱得上是他的創作之精華所在。
交響組曲《雷鋒之歌》是傅庚辰特意為毛澤東為雷鋒題詞50周年而作,由合唱《雷鋒,我們的戰友》《小松樹,快長大》《為社會主義大廈多添一塊磚》,管弦樂《苦難·歡樂·陽光》,合唱《老百姓的雷鋒》組成。前三首合唱雖短小精悍,但感染力極強,現場觀眾隨聲附和,追憶過去時光。管弦樂《苦難·歡樂·陽光》則是最令人稱道的大手筆,尤其在開篇表現出大氣磅礴之勢,該作品是在電影《雷鋒》主題曲、插曲的基礎之上創作而成的,旋律優美,情感動人,時而深沉,時而舒暢。在苦難片段中,作曲家表達雷鋒在舊社會時的饑寒交迫、食不果腹的悲苦生活,猶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管子吹出的憂傷加上大提琴的低鳴將觀眾迅速拉入到舊社會的情境之中,令人哀傷不止、催人淚下,在歡樂、陽光的部分,與苦難形成鮮明的對比,涇渭分明,木琴跳動的聲音表達的是雷鋒在新中國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是少年時期的成長,清新,如沐春風。同時整個管弦樂也在向觀眾表達著作曲家對這位革命戰友的思念之情,而觀眾的情緒也隨著演出的深入,波瀾起伏。合唱《老百姓的雷鋒》是傅庚辰新創作品,由王麗達、湯子星夫婦領唱,兩人一唱一和,把作曲家想要表現的親切、抒情的感覺展現得淋漓盡致。正如此次音樂會的指揮孟欣所說,“只有演唱者用心去體會雷鋒精神,才能唱出動人的旋律。對于演奏家也同樣是如此。”
在參與此次音樂會的歌唱家中,除王麗達、湯子星夫婦的優秀表現之外,霍勇、黃華麗、于爽的唱功堪稱一流。霍勇演唱《毛澤東之歌》中的獨唱《清平樂·六盤山》,他從超低音飆到超高音的大跨度演唱,其音域之寬簡直令人驚嘆,現場觀眾無不激動地使勁鼓掌。黃華麗是第一屆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一等獎獲得者,但為人十分低調,曾在歌劇《江姐》中飾演江姐,以唱功著稱,在她和于爽的配合下,將一首男女聲二重唱《航天圓舞曲》演繹得嘹亮多姿,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音樂會最后,在主持人的邀請下,全場觀眾起立與所有參演歌唱家同聲合唱《老百姓的雷鋒》將音樂會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整場演出中,最令人感動的是一直站在后排的合唱隊伍,除了中場休息的15分鐘,他們一直處在演唱狀態,一共參與演唱17首合唱。這個合唱隊伍是由撫順合唱藝術團和教師合唱團組合而成,這次演唱會他們表現得非常不錯。合唱團從過年期間就開始排練了,他們年齡最大的70歲,擔任童聲合唱的青蘋果合唱團年齡最小的才8歲。大家發揚雷鋒精神,犧牲了春節期間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這17首歌曲排練到位,令人感動,也令人敬佩。
(編輯: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