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歌劇《卡門》元宵節迎第三輪熱演
歌劇《卡門》彩排劇照 王小京 攝
此次歌劇《卡門》將于2月21日至24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完全不出乎人的意料。首先是大劇院版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剛剛演完,而弗蘭切斯卡·贊貝羅恰恰也是那部劇的導演,趁熱打鐵繼續上演重新打造的第三輪《卡門》,在成本和觀眾的適應性上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觀眾對《卡門》太熟悉了,它在世界舞臺常演不衰的良好口碑與中國蛇年元宵節的喜慶結合起來,讓這種“熟悉”一下子有了更親切的意味,也增加了新的期待。
《卡門》好人緣讓演員“難找”
自2010年5月和2011年4月先后演出兩輪之后,國家大劇院版歌劇《卡門》一直備受好評。弗蘭切斯卡·贊貝羅直言,如果有一部歌劇是屬于所有觀眾的,那無疑就是《卡門》。因為劇中鮮活的人物、充滿張力的情節,以及貫穿始終的充沛情感,都像是某種訴說,讓我們在這部歌劇中看到自己。而編劇鄒靜之也評價:“這是一部滿臺生輝的現實主義大戲。”
但直到3個月前,國家大劇院才決定再次上演該劇,因為演員難找。國家大劇院歌劇藝術總監朱塞佩·庫恰透露:“歌劇《卡門》已經越演越好了,但這一次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大家都知道,在全世界演出頻率最高的前5部歌劇中,《卡門》排行第三,前面分別是《藝術家生涯》和《茶花女》,緊跟著就是《托斯卡》,我們制作《卡門》期間,全世界至少有三四十家歌劇院都在排演《卡門》,這就使得找演員成為一個極為困難的事情。”
國家大劇院演出部副部長韋蘭芬也坦言,這一次演出并不輕松,因為觀眾對這個劇已經很熟悉了,第一次可能是看熱鬧,第三次就是要看國家大劇院的制作水平了。“我們的音樂不僅是簡單的伴奏,更是一種引領。包括我們的合唱隊、舞蹈演員,本來他們對整個劇已經很熟悉了,完全可以很放松地、自主地去發揮,但在排練中指揮就強調,舞蹈不是跟著音樂跳,而是要根據對人物的理解回到一種相應的節拍和情緒當中,回到歌劇音樂的整體性中來。我想說,這也是國家大劇院展示對該劇整體把握能力的一次全新亮相。”
大劇院魅力讓舞臺再次輝煌
雖然演員難找,但最終加盟《卡門》的陣容還是讓人眼前一亮。飾演卡門的女中音歌唱家約拉娜·伏加索娃曾與祖賓·梅塔、法比奧·路易斯、布列茲、迪·華特、貝洛拉維克、路易·朗格萊、伊萬·費舍爾等一眾殿堂級指揮大師有過合作,職業履歷可謂輝煌;另一位卡門扮演者卡拉·德里科夫剛剛在大劇院版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憑威尼斯交際花朱莉葉塔一角精彩亮相,也先后在歐洲著名歌劇院飾演過3個不同版本的“卡門”,還在50余場音樂會中演唱過《卡門》的經典唱段。此外,男主角堂·何塞的扮演者魯本·佩利扎里以超高演唱技巧著稱,對普契尼、威爾第、貝里尼、比才甚至瓦格納的歌劇都有很深的功底,斗牛士的扮演者卡斯達·斯莫里吉納斯則與西蒙·拉特爾指揮下的柏林愛樂合作演出過《卡門》中的斗牛士并廣受贊譽。用朱塞佩·庫恰的話說,“托上天護佑,我們不僅找到了演員,而且他們無論在演唱上還是在表演天賦上,都有過讓人期待的精彩表現”。
在該劇的新聞發布會上,女中音歌唱家卡拉·德里科夫一身中國傳統服裝,也引得記者好奇發問。她坦言,她從小在拉丁文化中長大,小時候就在爺爺的指導下聽《卡門》音樂,還跟弟弟分飾卡門和斗牛士玩游戲。這次出演卡門,是中國文化和國家大劇院的魅力吸引了她。她還興奮地透露,身上穿的衣服就是在北京秀水街買的。
不同的理解在舞臺上碰撞
歌劇《卡門》之所以成為常演不衰的經典,除了喬治·比才的音樂出色,像《愛情像一只自由的鳥兒》《斗牛士之歌》等著名詠嘆調實在太經典,很大程度上還跟劇中人物的鮮明性格有關。人們對卡門一角的愛恨交加、褒貶不一可謂糾結,同時也成為該劇最具魅力之處。
“卡門一角的定位存在著很多爭議,有人認為她好,也有人說她壞,有人說她熱情叛逆,也有人說她個性放蕩,奔放不過是濫情而已。”朱塞佩·庫恰說,每個人的不同理解,給這部劇的演出提供了很大的詮釋空間。事實上,在此次歌劇《卡門》的排練中,不同演員就各有各的體會。導演、指揮和演員的意見不一,特別是主演卡門的演員已多次飾演過此角,更是融入了許多自己的理解。朱塞佩·庫恰說,不管卡門愛的是堂·何塞還是斗牛士,爭論是允許的。他開玩笑說:“不可爭辯的是,斗牛士就是一個小帥哥。”
而這種不同理解的碰撞,不僅對導演、演員是挑戰,該劇指揮張國勇也表示壓力很大:“雖然卡門已經演過很多次了,但每一次演繹之后都會有新的理解。對一部歌劇來說,音樂是最重要的,而速度就是歌劇的命脈,體現了劇情和人物個性的張力。”張國勇強調,這就需要針對不同演員的情況給予更多的演繹空間,讓演員、指揮、導演的不同理解在舞臺上碰撞出火花。他說:“我的工作,就是盡最大努力去服務演員的表演。”
此外,國家大劇院一如既往地強調推出自己的歌唱家和演員,不少演員也在國家大劇院舞臺逐漸成長了起來。據悉,周曉琳、張亞林、張峰、高蕾等眾多國內歌唱家也將加盟《卡門》的演出。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