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流行文化熱詞
【熱詞一】莫言
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領取了諾貝爾文學獎。并非鴻篇巨制,但親人們的故事,自己童年的影子,天馬行空的幻想,都被這一熱愛“講故事的人”寫進了小說,用最平實的方式,進行著“中國式思考”。
著作一度售罄,家里的蘿卜被拔光,老家要建紀念館……諾獎使莫言晉升為“名人”。拒絕被“符號化”的莫言,盼望回歸平淡生活,繼續文學創作,依然做一個“農民的兒子”。
【熱詞二】中國好聲音
今年夏天,定位為“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的《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并以4.8的高收視率,創造了近年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奇跡,24億以上的網絡視頻點擊更讓其深入人心。
在國內綜藝節目飽受詬病的今天,《中國好聲音》收獲如此成績實屬不易。雖然節目也遭遇種種質疑與非議,但不管怎樣,《中國好聲音》正引領中國娛樂節目營銷走向新時代。
【熱詞三】舌尖上的中國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因其目不暇接的奇幻畫面、質樸生動的美食故事以及展現的獨特東方智慧征服了無數觀眾守候在夜晚十點半的電視前,吃貨們“垂涎三尺”的同時,更為其中普通人的故事觸動。
【熱詞四】“中國式”
“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治堵”“中國式接送”“中國式養老”“中國式陪讀”“中國式晾曬”“中國式回應”……2012年諸多社會現象被貼上“中國式”標簽。“中國式”,這個原本描述中國特殊國情狀況的中性詞,儼然變成一種情緒的宣泄,演繹為一種娛樂化的消費與調侃。
【熱詞五】XXstyle
韓國“神曲”《江南Style》的風靡使“××style”成為網絡熱詞,“武漢style”“理工科男style”……style遍地開花。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艦載機指揮員在起降過程中的手勢,受到網友的追捧和模仿。一時間,這個半蹲式專業動作“航母style”正成為最火爆的流行元素,其背后是祖國的日益強大和群眾的自豪之情。
【熱詞六】元芳
2012年“元芳”很忙,一天之內被網友問到250多萬次:“元芳,你怎么看?”繼“咆哮體”“甄嬛體”“淘寶體”后,這一出自電視劇《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對保鏢元芳的反復詢問被網友廣泛吐槽后,跟風模仿成“元芳體”,并被廣泛運用到生活中,表達咨詢、發泄、傾訴之意。
(據新華社電)
(編輯: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