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我與同學管謨業

      時間:2012年12月1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朱向前

        繼《紅高粱》之后到90年代后期大約十年間,莫言開始進入長篇并劍走偏鋒,在追隨西方化的道路上過猶不及。主要作品有中篇《歡樂》《紅蝗》,長篇《食草家族》《十三步》《酒國》《天堂蒜苔之歌》等。特點是有點刻意追求形式的現代與西化,加之感覺的泛濫和語言的膨脹,以及想象的重復,造成了作品閱讀中一定的紊亂感和晦澀感,作品開始疏離讀者,也遭到了批評界的嚴肅批評。

        從世紀之交的《檀香刑》開始,莫言又回歸了傳統。那個很熟悉、很親切的莫言又回來了,回到了本土、回到民族、回到了民間、回到了說唱藝術,包括《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等都屬于這個階段。

        莫言把我涮了

        那是1984年秋天,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首屆招生,從全軍各軍兵種、各大軍區共招收了35個學員。我當時從福州軍區的矮子里面拔將軍,撿了一個“大漏”,稀里糊涂就考進來了。結果一報名,方知與當時的大偶像李存葆等一干當紅作家成了同學甚至“同居”(宿舍),慶幸之余又不免自卑氣短。開學第二日中午去食堂的路上與莫言偶遇,便不免相互打探。我問他姓甚名誰、來自什么單位、寫過什么作品,他靦腆一笑,說我叫管謨業,也沒寫過啥,總參沒人,讓我頂替來了。當時一聽,我心中不免略感安慰,覺得我雖然差,竟然還有比我更差的。遂心生“同病相憐”之感,對他投以憐憫之目光。殊不料,第三天我就發現上當了。在第一次全系會議上,系主任徐懷中先生向大家簡略介紹了開辦文學系的背景、動機和設想之后,就談到了生源之雄厚,一一舉例說明,其中尤為滿意的一例竟是管謨業,筆名莫言!說他的報考作品短篇小說《民間音樂》為著名前輩孫犁先生賞識,認為有點“藝術至上的味道”,其中的主人公“小瞎子”寫得“空靈飄渺”。結論說,如果當年的全國短篇小說評獎遇到了它,我一定要投他一票!此語一出,全場皆驚,都不免用目光來追逐莫言,只有我慚愧地低下了頭,心想,什么“同病相憐”,那純屬美麗誤會,其實他沒“病”,是我有“病”。這小子挖了個坑,把我裝進去了!

        從此,同學們都對管謨業刮目相看,但管謨業堅持沉默是金的信條,一般場合極少開口,真正開始像他的筆名一樣,只寫而“莫言”了。而一旦開言,就不得了。

        開學不久,徐懷中主任主持一位著名同學的著名作品的討論會,不期然莫言跳出來放了一炮,對其作品語言大加撻伐,不留情面,語辭犀利得連徐主任都大感意外,不得不宣布中途休會。同學們說,莫言莫言,不言則已,一言驚人。也因此,莫言給自己施加以巨大的壓力:你說如此公認的作品都如此不堪,那你寫一個好的給我看看。莫言真把自己逼到了絕境。那時文學系的寫作浪潮是一浪高過一浪,每個屋子4個人,一到晚上都點燈熬油地干。翌日早餐時就等于是作品發布會,說誰誰誰昨晚又寫了一個短篇,誰誰誰又寫完了一個中篇,然后又是《收獲》《昆侖》哪里哪里要發頭條!直聽得我輩心驚肉跳。此間,莫言不動聲色,每晚悄悄溜進階梯教室里埋頭筆耕。待到年終,終于“爆料”:莫言寫出一個中篇小說,徐主任如獲至寶,親自將題目《金色的紅蘿卜》改為《透明的紅蘿卜》,并推薦給文壇泰斗、《中國作家》主編馮牧先生了!隨后就是這棵小小的“紅蘿卜”輕輕地撼動了中國文壇!

        我為莫言改了行

        今天回過頭來看,坦白地說,當時我們只覺得《透明的紅蘿卜》好,清新,靈異,空濛,飄渺,詩意,但要從理論上說個一二三也都暈菜。當時也就是《中國作家》為此召開了座談會,會后發了個紀要而已。待到1985年秋,我從老家度完暑假返校一看,出大事啦!因為我一下子讀到了莫言集束手榴彈般拋出的短篇《白狗秋千架》《枯河》《大風》,中篇《球狀閃電》《金發嬰兒》等一批作品,徹底把我征服了。我當即作出兩個判斷:1.這是新中國以來寫農村題材最好的小說;2.我遇到了在創作之路上永遠不可能逾越的高峰!第一個判斷我興高采烈地到處宣講,與同學們分享。結果卻遭到普遍的質疑,甚至抵制。大意是,莫言寫得有這么好嗎?這么年紀輕輕就超越了柳青、周立波、浩然?你朱向前算老幾,你憑什么敢如此放言?這下子,無疑等于我也給自己施了個壓,逼上了絕境。怎么辦?說不清、辯不明,那就寫,寫出個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而且,這又正好暗合了我心底里的第二個判斷,既然認定碰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峰,咱不越了不行嗎,咱改行。咱不搞創作了,咱改寫評論,咱不攀越高峰,咱贊美高峰!一下子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1985年金秋的有一天,我到隔壁莫言宿舍,對著正埋頭寫作的莫言一拍肩膀,他轉頭問我,干嘛?我說:你能否將你目前發表的所有作品借我一套?莫言再問,你要干嘛?我說,我要研究你!

        今天,為作此文,我查閱了一下,我關于莫言的第一篇創作論《天馬行空——莫言小說藝術評點》,15000余字,寫于1985年10月10日—25日,刊發于1986年第二期《小說評論》。應該說,這是我主動邁出的文學評論的第一步,也是當時中國文壇上關于莫言小說最早的比較全面、系統的作品論之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我深知近水樓臺先得月、身在福中要惜福的道理。密切跟蹤閱讀、研究莫言新作,僅在1986年前后就陸續發出了《紅高粱:穿越歷史的悠長召喚——兼談歷史戰爭題材創作中的當代意識》(《解放軍報》1986年7月23日);《在傳統堤岸與現代潮流之間構筑自己的世界——莫言小說“寫意”散論》(《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第四期);《莫言莫可言》(1987年《昆侖》第一期);《馬、貓頭鷹、牛犢——為“莫言游戲”作注》(《作家生活報》1987年1月25日)以及《莫言:“五老峰”上種“高粱”》(1988年1月《長河》創刊號)等長長短短一批文章,共約5萬字,基本上都成為刊發 報刊最早的莫言評論。其間,影響較大的是為《人民日報》寫的《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郵票”——莫言小說漫談》,載于1986年12月8日,通欄標題,占了大半個版。據說,當時《人民日報》為此文頗慎重,因為莫言的與眾不同或者離經叛道,作為黨報的《人民日報》一直未發文章表態,但此時電影《紅高粱》已捧得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大獎,莫言的影響也一下子溢出了文學界乃至國界,《人民日報》實在難以繼續沉默了。為此拉了一張有十幾個評論家名字的名單來甄選,最終選中了我。所以,我得以在1986年短短的一年中搖身一變成為青年批評家,確實是因為搭上了莫言的快車道。


      (編輯:路濤)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在线看|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