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早春二月回暖時——中國紀錄片行業邁向自信新時期

      時間:2012年12月06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通訊員 王力可 記者 王斯敏

      制圖:袁昕

          “在2006年的廣州紀錄片大會上,我們已經感覺到了一絲春意;六年后的今天,中國紀錄片大地上更呈現出一片綠色。中國紀錄片正走向更加自覺自信的新階段!”日前,《中國紀錄片藍皮書(2012)》發布會暨第六屆中國紀錄片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國家廣電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的發言引起了廣泛共鳴。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感慨:“我們一直呼喚春天,期待著中國紀錄片的‘天氣’回暖——這一次春天終于來了。我敢預言,借今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東風,這種良性的發展趨勢會延續下去。”

        回望2011年至今中國紀錄片的行業狀況,足見“春光”撩人:中央電視臺專開第九頻道為紀錄頻道,并在黃金時間設《魅力·記錄》欄目;《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熱播,創造收視奇跡;第一個國家級紀錄片節展“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連年舉辦……央視紀錄頻道項目部主任、《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坦言:“2011年以來,中國紀錄片的產量、播出量、社會影響力都有著驚人的擴大,僅紀錄頻道的量產就翻了6番。”

        然而,在春色漸好的同時,大家紛紛表示:“現在正是‘早春二月回暖時’,真正迎來春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紀錄片正處于最好的政策環境期”

        未來兩三年內,中國紀錄片行業將迎來整體上升、多因素復合影響、理性化發展的新階段。這是新鮮出爐的《中國紀錄片藍皮書(2012)》作出的預判。

        《藍皮書》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間,國產紀錄片總產量持續小幅增長。2011年,全國省級以上電視機構紀錄片生產總時長約為5407小時;其中,中央電視臺(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集團)3025小時,占55.9%;各省級電視機構生產2382小時,占44.1%。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宣傳管理司司長金德龍認為,政策的支持和引導是“促動紀錄片良性發展的極其關鍵的因素”。

        在前幾年國產紀錄片發展陷入困境之時,正是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逐漸扭轉局面,改變了紀錄片市場觀念淡漠、市場主體缺失、市場規則缺乏的局面。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成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胄豪介紹,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紀錄片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供了具體支持,而十八大的召開更鼓舞了業界同仁。“現在,中國紀錄片正處于最好的政策環境期。”

        楊明品認為,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這讓我們看到了紀錄片蓬勃發展的希望。

        有了順風順水的環境,紀錄片該如何抓住契機揚帆前行?中央新影集團總裁助理、副總編輯謝九如認為,政策對產業的規范化是一種引導,但還需要各方面支持,尤其需要業界自身加倍努力,在紀錄片創作上解放思想,大膽改革、銳意創新。

        用新的盈利模式“打動”資本

        “現在政策環境、產業環境、媒體環境都很好,但我們的產業還很難打動資本。”謝九如振奮中不失冷靜。

        在今年央視廣告招標中,《舌尖上的中國》體現出了巨大的“吸金”能力,其正在籌拍的第二季是首部單獨進行全媒體合作招標的紀錄片,招標金額達8931萬元,對于紀錄片而言,這是一個空前的商業運作成果。與此同時,《中國紀錄片藍皮書(2012)》對此也進行了理性的思考:《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毋庸置疑,但受中國紀錄片整體創作水平和運作能力的限制,這樣的范本很難批量化涌現,社會對紀錄片發展的期待也應回歸理性。

        資金短缺一直是制約紀錄片發展的一大瓶頸。由于市場小、資金回籠慢、拍攝難度大等問題,許多影視公司對紀錄片投資十分審慎。何蘇六承認,紀錄片要想打動資本,必須能呈現出一個已經成熟的產品,讓投資方看得到回報和收益,而不能僅靠激情與理想去打動對方。值得欣喜的是,除了電視廣告、視頻廣告等傳統盈利模式以外,紀錄片正在向新的盈利模式不斷開拓,例如商業定制紀錄片、開發紀錄片視頻移動客戶端等等。美國探索頻道亞洲副總裁張方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最近很火的江南style,最先是網絡免費視頻,沒有掙到一分錢。但是,一旦流行起來,世界巡演等后續回報將是源源不斷的。所以,中國紀錄片也要突破靠廣告收益的傳統邏輯,在盈利模式上開拓更大空間。”

        “曲高未必和寡”:踏上紀錄片“大眾化”之路

        紀錄片要打動資本,更要打動觀眾。“有時候我們拍出了自認為很好的紀錄片,觀眾卻不愛看。不該埋怨觀眾,應該反問自己:為什么你的作品不能打動觀眾?”何蘇六說。

        一段時期以來,一提起紀錄片,很多觀眾的第一反應就是“沉悶”、“刻板”。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的很多紀錄片不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紀錄片大眾化”,是紀錄片在今天必須走好的一步。

        “紀錄片的大眾化,首先要求紀錄片題材的現實化,即多去反映百姓身邊的、大家關注的問題,其次需要表現手法的大眾化,要不斷摸索大眾喜愛的講故事技巧。”楊明品認為。

        曲高未必和寡。陳曉卿介紹了一位英國同行的經驗:“他20年來做的每一個節目都會先給7歲的孩子看,根據孩子的反應作出調整后,才最終完成。”她承認,自己創作《舌尖上的中國》時借鑒了這個經驗:“全片文化味很濃,卻沒有念一句唐詩宋詞。我們也請來了不懂中國文化的觀眾看樣片、提意見,力求和觀眾沒有距離。”

        “為什么《舌尖上的中國》那么多人愛看?在創作方式上,這部片子有很大的突破,但更重要的是,片中內容是觀眾喜愛的。”張方認為,這種尋常百姓家、傳統食物的故事所表現出來的人們對美食、對傳統的執著,才是真正打動人的。而這樣貼近老百姓日常生活、反映現實社會群像的題材,也更容易贏得西方人的感動和認同。

        在紀錄片向大眾靠攏的過程中,湖南金鷹紀實頻道進行了很好的摸索。“我們準備借鑒國外流行的肥皂劇形式,拍出更加有趣的紀錄片。”金鷹紀實頻道副總監黃彩良透露。

        “現在紀錄片的確是小眾的,真正形成市場、引起熱烈的市場反饋,還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我們不能急躁,要保持冷靜的心態,踏踏實實往下走,奉獻出更多的精品力作。”謝九如向業界呼吁。


      (編輯:偉偉)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性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激情做a爰片毛片AV片|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