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行走的花——讀長篇小說《小麥進城》
《小麥進城》是一部表現“后知青”生存境遇的小說。作者倪學禮通過對主人公小麥及其知青丈夫林木進城后生活的描寫,完成了他對人性的獨特觀照和對時代脈搏的敏銳把握。
在那個冰封絕望的時代,知青扎堆的小西溝卻有一股綠色的氣息傳來。小麥晶瑩剔透的目光里飽含對林木的深情,林木骨子里拒絕“農民化”,他放不下城里人自私自大的派頭,是天真的小麥給了他自然之愛,讓他在惶惑痛苦的時代處境里享受一方自由逍遙的天地。終于他考上了大學,籠罩他的厄運陰影蕩然無存??墒撬耐呁醺?,卻在返城路上實現了永遠留在農村的遺愿。在他死后,幸存者們要怎樣面對生活?曾經豪情萬丈的時代寵兒,返城后在不同的活法中嘗盡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城市邊緣不斷地突圍與蛻變,誰來溫暖關心這些窘迫生存的“后知青”?
小麥學不會在城市的舞臺戴著面具生活,始終被“我是鄉下人”的意識束縛,因而始終走不出精神的小西溝。她在林木家里本分誠懇,務實能干,操持家務的同時還積極進步考取了夜大,換回的卻是挖苦和嘲弄,她犧牲自己把就業指標拱手讓出,卻落得個在林木家里成了多余人。返城后林木對情感的游離和迷茫,更是讓倔強的小麥一路追趕他走失的身影。在這里,作者寫出了知青返城后內心的大寂寞,也在為這一類心靈上相當努力,卻在現實生活里孤獨寂寞的人們,尋找精神的出路。
同時,作者也將對現實的描繪轉化為對社會問題的折射和對命運的思考。權力召喚出婆婆愛慕虛榮的“小算盤”,她希望林木以黃鸝作橋梁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這反映出她歷經批斗蹂躪的蒼白內心。剛直不阿的公公在“文革”中以行動譴責人性的異化,晚年對新舊社會的思考也是如此深沉,他卻并不知道妻兒對他所反對的東西是如此的殷勤諂媚。人物群像的塑造,有如峰巒疊嶂一山比一山險,有如澎湃的海洋一波比一波高。
人生的鏡與燈,映照出特有的知青靈魂的分裂與流動。由此更加襯托出小麥——來自小西溝山里鄉間的一朵花,是多么的寂寞和倔強。北京城門宅高深,卻沒有鄉村的田園牧歌,無家可歸的寂寞壓在她身上,她腳步踉蹌無所適從,這辛酸的背影未嘗不是她在精神上自我行走的寫照。在喧囂和浮躁的城市里,小麥冷靜地看到了這種殘酷逼人的真實感,并且以獨特的方式完成著自我認識和自我塑造。小說結尾處她返回故鄉小西溝,表達了愛的回歸,只有故鄉才有夢幻溫馨的家。愛的世界究竟在哪里?對小麥來說,那只會在情深意長的小西溝。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