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成在久·金絲楠藝術展月底國博舉行
清早期 三屏風獨板嵌雕龍紋圍子羅漢床
明末清初 夾頭榫靈芝云紋大翹頭案
清早期 黑漆夾頭榫小平頭案
11月28日,由北京楠書房主辦的《美成在久·金絲楠藝術展》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屆時將展出超過百件珍貴的金絲楠木經典器物,這也是中國第一場在博物館以金絲楠木藝術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在本月28日開始的展覽中,將有103件珍貴的金絲楠木家具亮相,整個展出為時30天。對于普通大眾以及諸多喜愛收藏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近距離了解金絲楠木歷史、文化和收藏價值的寶貴機會。
此次楠書房的《美成在久·金絲楠藝術展》在國博的展廳達到1400余平方米,分為楠庭集萃、心悟精微等多個主題,充滿了優雅、古典文化氣息。為了讓參觀者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韻味和精髓,組委會還在展廳布置了一個中國式園林,此舉是為了突出中國古代文人庭院式的園林氛圍。讓觀眾在人與自然和諧的展廳中感受到那份喧囂的城市久違的淡泊寧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將展出9件金絲楠木傳世藏品,其中包括明代夾頭榫靈芝云紋大翹頭案、明代金絲楠木柱礎、清代康熙年間黑漆描金纏枝蓮龍紋大六件柜、清代雙龍捧壽八扇小圍屏等珍貴金絲楠木家具。這也是這九件器物第一次與公眾亮相,其價值到現在已是不可估計。
此外,現場組委會還特別邀請了中國古典家具的傳承人張德祥先生和柯惕思先生,他們將在現場與參觀者一起分享中國古典家具的藝術之美,以及很多不為人知曉的歷史知識。屆時在現場展出的多件古料新作的展品,均是張德祥先生和柯惕思的心血。每一件古料新做的展品均是經過至少7個月的雕琢才能完工,而之前必須用老榆木先做打樣,再經專家反復修改,確定形制、線條、比例和神韻沒有問題之后,才能選用金絲楠木進行制作,專家們如此耗費心力的制作器物,全是出于對珍稀金絲楠木老料的愛護與尊重,希望這批珍貴的木材可以物盡其用,成為能傳承傳統木作工藝的傳世佳品。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