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北京·美麗鄉村書法藝術展 與北京大興區書協主席竇志強對話
竇志強近照
記者:本屆“美麗鄉村書法展”已經是第三屆,在前兩屆的基礎上,請您簡單談談本屆書展的征稿、籌備情況。
竇志強:前兩屆美麗鄉村書法展的成功舉辦,給了我們足夠的信心和經驗。本屆展覽依照北京文聯、北京農工委、北京書協的指示精神,以弘揚北京精神、展示和歌頌新農村建設成果為主題,經過四個多月的征稿期,十個郊區縣分別選送了15至20件作品,經過北京書協評審團的認真評選,最終176件作品參展。這些作品題材廣泛,貼近主題,風格多樣,精彩紛呈。從整體情況看,這些作品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創作水平也高于往屆。
在展覽的籌備過程中,我們本著提前動手、周密計劃、分工明確的原則,力爭把每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在一些重點問題上,比如展覽地點的選定,展墻的制作,作品的裝裱,作品集的設計等方面,我們都是發揮集體智慧,先由書協拿出方案,再由市、區兩級領導拍板。這次展覽,區文聯王青海主席、市書協賈偉秘書長做了大量的協調、指導工作,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圓滿。
記者:您對“美麗鄉村書法展”的評價如何?“美麗鄉村書法展”對大興的書法事業能起到哪些積極作用?
竇志強:對于郊區縣而言,美麗鄉村書法展具有多重意義。首先,每年一屆連續十年的展覽,使得以往郊區縣書法活動相對較少的情況得到了極大改觀。其次,展覽由北京文聯、北京農工委、北京書法家協會主辦,各區縣輪流承辦這種模式,使得各區縣領導對書法活動更加重視。第三,每屆展覽各區縣展區獨立,無形中形成了相互比較的局面,有利于作品創作質量的提高。第四,美麗鄉村書法展作品的入選作為加入北京書協的條件,激發了廣大郊區書法愛好者的參與熱情,同時也壯大了北京書協的隊伍。第五,展覽主題的確立,宣揚了北京精神,集中展示了新農村的建設成果。另外,每屆展覽都像是各區縣書法愛好者的節日,大家歡聚一堂,以書會友,切磋技藝,交流感情,其樂融融。
大興在書法方面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優良的傳統,1982年始就成立了正規的書法組織,且延續至今,近幾年的活動比較頻繁,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對于美麗鄉村書法展,每屆我們書協都非常重視,在廣泛征稿的前提下,堅持公開、透明、公正的原則,努力推精品,推新人,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在這屆籌備過程中,很多的會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大家不怕臟,不怕累,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通過前兩屆的展覽,我們已經有十幾個人加入了北京書協,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加入到大興書協的隊伍中來,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市書協、區文聯的高度評價。
記者:通過承辦本屆展覽,協會在今后的書法推進工作上有什么新的舉措么?
竇志強:能夠承辦本屆展覽,我們感到非常榮幸。通過本屆展覽,我們的隊伍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也積累了一些承辦大型展覽的實際經驗,這些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總結。這屆展覽我覺得更大的收獲還在于進一步拉近了我們與兄弟區縣書協的距離,增進了友誼。通過相互交流,我們已經和一些區縣達成合作意向,爭取在“美麗鄉村”之外更多的開展互訪、筆會、聯展等多種形式的互動,從而推動郊區書法藝術的發展。另外在本屆作品的評審過程中,評委們一致認為大興書法的整體水平較高,一些新人的作品有能力沖擊國展,建議我們加強高層次培訓。這些建議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我們也希望今后能夠得到北京書協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記者:本屆展覽開幕當天,看到有很多學生來參觀展覽,讓我想到國家近年來在積極推進書法進校園。通過近幾年北京書協的各種書法比賽不難看出,大興區的書法教學成果在各區縣中是很突出的,您為此做出的貢獻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書法教學方面,您能談些體會么?
竇志強:我在大興從事青少年書法教育工作已經25年,這幾年,我們的成績確實比較好,比如:北京電視書法大賽,連續幾屆我們都能拿到將近一半的獎項;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每屆也都會有十幾名學生入選并獲獎;在國際青少年書法交流活動中,我們的很多學生也經常代表北京、代表全國出訪或接訪。
說到體會,我自認為自己還算是一個合格的書法教師吧。我認為作為一個合格的書法教師,具備以下三點很重要,一是對這項事業的熱愛。熱愛就會樂此不疲,就會甘心付出,就會主動研究與探索。二是要懂得如何去教。書法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首先是做到路子正,其次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發育特點,為他們制定科學有序的培訓路徑,然后再施以高效的訓練方法。第三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培養與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根本動力,也是學生能夠堅持長久的最有效的潤滑劑。
我是教師出身,再加上二十多年的孜孜以求,取得今天的些許成績,我覺得不足稱奇。我希望有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樣的隊伍中來,因為書法是國粹。通過學習書法能夠讓學生更多的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能夠培養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謝謝!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