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溫州一家人》:這部劇讓人看后都說改革開放好
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劇照
由高滿堂編劇、孔笙導演,李立群、殷桃、張譯、遲蓬等主演的36集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將于11月10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為黨的十八大獻禮。
故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率先吹綠了中國南方,個體經濟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放,家住瑞安古樹村的周萬順召開家庭會議,宣布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一是賣掉房子讓13歲的女兒阿雨跟隨表舅去意大利上學,二是他和媳婦趙銀花帶著16歲的兒子麥狗闖蕩溫州城,尋找商機發大財。近30年間,周萬順一家的人生都因他當初的那個決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們所經歷的起伏、波折、艱辛、成功,成了一個偉大時代的縮影。電視劇用一個溫州家庭四口人的不同命運串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以小人物的原生態紀實,與中國改革開放30年社會轉型變化的大歷史交匯同構;周萬順一家四口各不相同的奮斗過程和成敗沉浮,生動反映了創業者們的迷惑、覺醒,奮斗、成功、失敗、沉淪……編織出一幅從農民到工人、從個體戶到企業主、從政府官員到知識分子的縱橫交錯、浩漫而繁雜的社會畫卷,立體地呈現出中國一代人的創業歷程,也勾勒了一代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業史。
在片方公布的片花中,既有青山綠水的溫州瑞安小山村,還有高雅幽靜充滿歐羅巴風情的意大利咖啡館,既有黃沙映著戰火的伊拉克戰場,又有千溝萬壑的陜北高原……《溫州一家人》呈現著各種不同的地域風貌。該劇拍攝地飛越中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四個國家,在國內則橫跨浙江溫州、上海、山西、黑龍江等多地。“不惜血本做精品”是本劇各個投資方的共識,因此該劇總投資過半億,國內國外雙線并行的拍攝模式不僅將中國南北方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呈現于影像,還記錄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碰撞出的璀璨火花。制片方透露,除了劇本中發生在伊拉克的故事無法實地拍攝外,劇本寫到之處均實地實景拍攝。而70余天的國外拍攝更是花銷巨大,導演孔笙邊拍邊感喟:“《溫州一家人》的單集投入要創國內的新高!”
由于《溫州一家人》采取國內國外兩組雙線并行的拍攝模式,所以有一半的戲份在國外完成,秉持著精益求精的制劇態度,劇組斥巨資聘請外籍專業演員參與演出并邀請當地專業團隊協助拍攝。為了呈現出最完美、最真實的效果,劇組尋求當地政府的配合、和當地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合作……本劇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是最原汁原味的法國街道、意大利餐館,出現地地道道的意大利小鎮生活。導演孔笙說:“跨國拍攝在目前行業內尚無成熟經驗可借鑒,拍攝難度可想而知。這一次我們嘗試與境外制作公司進行合作,深入交流切磋,開拓眼界的同時更積累了跨國拍攝經驗,雖然過程非常辛苦,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溫州一家人》是高滿堂繼《闖關東》后又一部借小人物傳奇開掘民族精神,以底層敘事、家族敘事多種敘事方式,通過草根表現民族精神的史詩性作品。劇本創作耗時三年,高滿堂親自扎進溫州的各個鄉鎮體驗生活、冒著酷暑來到溫州鄉間和山區,觀察和了解今天事業輝煌的溫州商人們曾經生活成長的環境。每一處破舊的老屋和崎嶇的山道,都會讓高滿堂觸景生情。高滿堂吃著地道的永嘉麥餅,喝著溫州人自釀的燒酒,遙想一代代的溫州商人前赴后繼走出家門,走出國門的種種景象。
本劇女主角阿雨的故事也出自現實生活的人物原型,當年13歲被家人送到荷蘭的小女孩,如今已是資產幾億的老板。而從阿雨的身上,高滿堂找到了溫州商人的魂,找到了《溫州一家人》這個故事的魂。高滿堂說:“今天世界全球有人的地方就有溫州人,這遠遠超過了《闖關東》所能占領的市場。這次我要做一部史詩性的電視劇,紀念改革開放,我要讓所有看到這部電視劇的老百姓都說改革開放好!”
《溫州一家人》是曾因《闖關東》《鋼鐵年代》這兩部膾炙人口的熒屏佳作而被譽為業內“黃金三角”的編劇高滿堂、導演孔笙、制片人侯鴻亮的第三次合作,當厚重大氣的劇本遇上盡善盡美的幕后團隊,才能迸發出別樣的大氣磅礴來。除了精良的制作團隊,演員陣容同樣令人矚目,有著“臺灣戲劇界三位長青巨擘”之稱的老戲骨李立群、國內知名女星殷桃、實力小生張譯、因《沂蒙》而家喻戶曉的遲蓬、內地新銳青年演員靳東、香港知名演員李子雄……《溫州一家人》匯集了清一色的實力派演員。李立群說:“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佩服周萬順被推倒風口浪尖上,仍然淡然的勇氣和智慧。”殷桃表示,這是她遇見過最堅強的女子。“她是中國傳統女性和現代女性的結合體,帶著傳統女性的堅韌、堅強和善良,也不乏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主、自尊自愛。她的生活時常是常人不能想象的艱難,但是她逆著暴風而上,最終收獲了陽光。”
對于這些演員們,導演孔笙更是贊不絕口,“演員們都很刻苦,尤其是李立群老師,他經常觀察溫州人說話,一個人鉆研臺詞,盡量讓自己的口音接近溫州人的味兒。”導演孔笙說,雖然啟用的都不是地道的江浙演員,但都演出了溫州人獨有的韻味。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