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把他的“四駕馬車”拉進北京畫院
馮驥才在“四駕馬車”開幕式上
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參與主辦的,一個前所未見的展覽9月9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標題十分特別,叫做“四駕馬車”,副標題卻說得十分明白——“馮驥才的繪畫、文學、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
馮驥才是當代著名的作家、畫家,許許多多名篇佳作傳播深廣,受人喜愛;近十年來他身體力行地倡導的文化遺產保護,情動社會,影響深廣,對轉型期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重大貢獻;同時他又涉入大學教育,建立起一座特立獨行的人文學院。他橫跨不同界別,思想活躍,精力充沛,勇于創新,碩果累累;他是當代少有的在眾多領域同時建樹頗豐的文化大家。
馮驥才說:“我的四駕馬車不是四匹馬拉一輛車,我是用四匹馬的勁兒拉著一輛車,這因為我車上的東西太多。我可沒說累,因為它們皆我之最愛?!彼Q自己喜歡“平行工作”的方式。
今天,馮驥才擺放在北京畫院的“四駕馬車”上,包括近80件“不一樣的繪畫作品”,160余種中文版本的文學作品,30種中外課本,大量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和教學科研的出版成果,以及他筆下一些文學名篇的手稿和早期古典繪畫的摹本。
七十歲是人生果實滿樹的年齡,但令人驚嘆的是,一個人很難在諸多領域獲得如此豐碩的果實。
在這次展覽會上,三聯書店還為馮驥才推出一部大型的畫傳式的圖書,名為《生命經緯》,分為《時光倒流七十年》和《四駕馬車》,首次圖文并茂地披露馮驥才曲折坎坷、頑強奮進的人生歷程及其在幾個領域同時取得的成就。
本次展覽由文化部、國務院參事室、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北京畫院十家主辦,天津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開明畫院、今晚報社、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北京畫院美術館協辦。
又訊 正在北京畫院舉辦的“四駕馬車——馮驥才的繪畫、文學、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連日來已成為京城文化熱點,主辦方應觀眾要求,將原定于9月18日(周二)的簽售活動提前至9月16日(周日),現場將簽售馮驥才的畫傳式圖書《生命經緯》以及代表作《俗世奇人》《靈性》《人類的敦煌》,此外還為小讀者專門準備了最新出版的《馮驥才課文》一書。
馮驥才如是說
關于繪畫:
從本質上說,我是理想主義者和唯美主義者,然而我的理想主義和唯美主義很少出現在文學里,卻常常流露在繪畫中。
我必須叫充滿潛力的筆墨依從本人的需要。我相信,我雖然不去刻意與眾不同,但它一定是“不一樣的繪畫”。
關于文學:
我的文學觀是:記錄心靈的歷史和歷史的心靈、挖掘人性和創造屬于自己個性的語言與文本。
對文學的忠實緣自于捍衛生活的真實。哪怕我錯怪了生活,但寫作那一刻我必須絕對真誠。
關于文化遺產保護:
我們必須一邊投身于山川大地,在瀕危的文化中進行普查與搶救;一邊在各種場合不停歇地呼吁、宣講、傳布,以喚起社會對文化遺產的關切與保護的自覺。
這一工作的漫無邊際常常使我感到力不從心,但我沒有過一瞬想到放棄。擔當,是無比壯美的人生感受?!?/p>
關于教育:
我說責任,是因為我身邊太缺乏年輕的有識和有為之士,我要在學院建立起一支真正的人文的工作團隊;我不喜歡在象牙塔里坐而論道,不喜歡制造高不可攀。我追求有生命的思想,即在思想里聽得到現實的脈搏。
我重視大學的文化保存,追求學院的博物館化。經典和純粹的文化精神應當首先由大學體現出來。
(編輯:劉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