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儒:傳統節日有流變才是活形態
時間:2012年09月0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肖云儒(文化學者、評論家)
傳統節日延續到今天,有各種各樣的流變,對此我們應該寬容,這才是節日的活的形態。今天我們之所以仍不放棄過傳統節日,是因為其中蘊含的古典價值觀能夠平衡當下的社會價值觀,也娛樂了民眾,所以我們應該包容。比如七夕節,牛郎織女的原型便可以做各種延伸解讀,年輕人在網絡上借之搭載了自己的愛情觀:我們不要(像牛郎織女那樣)分離,要廝守;我們不只是期望精神幸福,而是要身心都長久幸福。我們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但歷史上幾乎所有愛情詩和愛情故事都充滿了悲涼。所以揭示牛郎織女背后的悲劇本質對學者而言就格外重要和具有現實意義。對于節日,我們一方面要做固化的非遺保存,另一方面也要尊重活態的流變;既要尊重民間習俗的原初性,又要引導大眾健康有序地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其不偏不廢,實乃任重而道遠。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