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劇大師董武炎去世 曾在臺上吃到飛蛾繼續唱
9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湖南湘劇院演藝大廳,湘劇大師董武炎的遺照懸掛在廳前。國家一級演員、湘劇大師左大玢向記者介紹,“再也找不到董老這么好的花臉了。”
今年七月,湘劇大師劉春泉去世。9月3日,湖南湘劇院院長葉明耀感嘆,湘劇界的三面旗幟“劉、董、左(左大玢)”,已經走了兩位。
特別厚愛提攜晚輩藝術表演者
董武炎9月2日上午去世,終年87歲。退休多年的左大玢聽到消息,傷心不已。“我剛從學校畢業,第一次登臺唱戲,就和董老搭檔。”
那是1958年,演的戲是《豐收曲》,表現的是人民公社勞動豐收后農民歡快的場景。董武炎演左大玢的戀人。“與大腕一起表演,非常緊張。董老師一次次給我鼓勁,我才登上臺。”演出非常成功。后來,左大玢與董老合作劇目無數,次次取得了很高的贊譽。
“他特別注重培養、提攜新人。跟他的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提升。”左大玢說。
董武炎戲里戲外,都非常有生活情趣,也從不擺架子,跟他在一起,不會覺得拘謹。左大玢回憶,上世紀50年代,送戲下鄉。演完戲后,已是深更半夜,一大隊人馬,挑著道具戲服從田壟中穿過,沒有燈,只能靠朦朧的月色趕路。
董武炎走在最前面,大聲吆喝,“后面的注意啦,看見白晃晃的,那是水,踩不得,黑黢黢的才是路。”走著走著,隊伍顯得有些安靜、疲倦。董武炎又高聲喊,“有水,跳,跳!”后面的人跟著跳,整個隊伍都在跳。大家發現沒有水,上了當。董武炎笑著,跟大家開開玩笑。
夜晚唱戲一口咬了幾只飛蛾
孟良、廉頗、尉遲恭、賀總兵、巴蘭……
董老80歲時,有人問他到底演過多少角色,他自己也數不清。但董老所有演的角色,都演活了。左大玢形容,“再也找不到董老這么好的花臉了。”
《百花公主》中他演老將巴蘭。著名京劇大師袁世海看后評價,“董武炎的花臉演得真好!”
左大玢回憶,董武炎只要站上舞臺,就全身投入,沒有絲毫懈怠。上世紀六十年代,很多的農村沒有電。唱戲的燈光就靠舞臺正前方的三盞煤氣燈。夏天晚上,蚊蠅如雨,直往嘴巴、鼻子里鉆。董武炎唱的花臉,時常要張開大嘴,咿咿呀呀唱一陣,有一次,幾只飛蛾進了嘴巴,但也只能忍受,他硬是將唱腔唱完,他下臺后才在一旁干嘔。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