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熱衷跨界 半數演出落戶三里屯戶外大屏幕進行直播
跨界讓古典走下神壇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音樂節期間,觀眾除了能欣賞英國哈雷管弦樂團、倫敦小交響樂團、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音樂節合唱團、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長笛演奏家詹姆斯·高威等古典音樂名團名家的演出,還能欣賞到眾多跨界演出。例如,韓國女高音曹秀美將挑戰20世紀經典歌曲;作曲家譚盾除了帶來全新作品——獻給北京國際音樂節十五周年的《青春》,還將與羅大佑、崔健、余隆展開音樂對話;美國音樂巨星邁克爾·波頓除了舉行專場音樂會,還將與中國三大男高音戴玉強、莫華倫、魏松一起為本屆音樂節畫上句號。
北京國際音樂節一直在努力尋找、建立一條捷徑,讓古典音樂走下神殿,以更具親和力的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本屆音樂節的主題是“音樂有你”,音樂節節目總監涂松介紹說“你”意指大眾。“既然是有‘你’,那就不能只專注于古典音樂這一種形式。所以,我們今年很多節目都是跨界的。比如韓國女高音曹秀美是唱歌劇的,這次唱百老匯音樂、爵士音樂。”涂松解釋,做跨界的嘗試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關注音樂,“并不是希望立刻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希望讓他們知道音樂的根源以及文化是可以交融的。”
歌劇將奉獻新鮮體驗
歌劇方面,中外藝術家將聯合演繹英國現代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頓創作的歌劇《諾亞的洪水》,這也是這位偉大作曲家的歌劇作品首次亮相中國舞臺。《諾亞的洪水》是一部獨幕歌劇,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中期。另外,由中國著名作曲家金湘創作、劇作家萬方編劇的大型民族歌劇《原野》也將以全新面貌亮相。戲劇導演李六乙擔任導演,他期待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為觀眾營造震撼的視聽體驗。屆時,以沈洋、張建一、張立萍、袁晨野、梁寧、苗馳為班底的中國歌唱家將組成“全明星”陣容,在劇中亮相。
余隆稱,北京國際音樂節希望將一些新鮮的歌劇作品帶給觀眾,給觀眾提供一些新的體驗,“只有這樣,北京國際音樂節才能不斷進步”。
努力讓大家“不麻煩”
以往,北京國際音樂節多在保利劇院等傳統音樂會演出場所舉辦演出。今年,12場常規演出及多數教育項目都安排在三里屯VILLAGE橙色大廳舉行,如奧地利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的32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系列的7場音樂會、崔健、羅大佑、譚盾、余隆的“音樂節朋友們”音樂對話以及歌劇《諾亞的洪水》、兒童公益專場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音樂會將通過戶外大屏幕進行直播,為市民提供實時音樂體驗的機會。
余隆稱,年輕的觀眾可以喝著咖啡在室外聽音樂會,中途可以去接一下女朋友,然后再回來接著聽。他笑言,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英文縮寫曾被人說成是“不麻煩”,“我們就希望為大家提供不麻煩的音樂會”。本報記者 楊楊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