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電影:“滑鐵盧”少了,刷新紀錄難了
從6月尾的《賽爾號2》《海鮮陸戰隊》開始,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連珠炮”般上映:7月有《摩爾莊園之海妖寶藏》《麥兜當當伴我心》《豬豬俠之礮礮危機》,上周五,《神秘世界歷險記》《拯救第365天》《大兵金寶歷險記》和《我愛灰太狼》等四部國產動畫擠在同一天上映……進口動畫方面,雖然僅有《冰川時代4》和奧特曼系列《超決戰!貝利亞銀河帝國》,但僅《冰川時代4》,目前就已吸金近3億元,幾乎超過所有國產動畫票房總和。
比起去年票房最慘的只有百萬元出頭,今年國產動畫遭遇的“滑鐵盧”少了?!段覑刍姨恰肥子橙炱狈烤徒咏?600萬元,勢頭迅猛。
整體質量提高,“滑鐵盧”少了
暑期檔歷來是兒童電影集中上映的“黃金檔”。但“黃金檔”并不意味著黃金收成,去年暑期檔,四部國產動畫集體出擊,打頭炮的《魁拔之十萬火急》,上映頭兩天在上海聯和院線的票房只有區區8萬余元。這部投資3000余萬元的動畫電影,最終只取得過百萬元的票房,損失慘重。
據統計,今年已上映的幾部國產動畫中,目前票房最高的《麥兜當當伴我心》4500多萬元,《賽爾號2》報收3500萬元,“豬豬俠”亦收得千萬元以上。有意思的是,幾部動畫電影都是系列作品,《賽爾號》《摩爾莊園》都在去年暑期檔推出第一部電影;出生港島的“麥兜”則是在2009年首度北上之后,再次推出動畫電影;第一次登上大銀幕的“豬豬俠”也有數百集電視動畫鋪墊。以小觀眾業已熟悉的動畫形象為底,今年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有高有低,但基本都“賺錢”了。
競爭更加激烈,刷新紀錄難了
“滑鐵盧”少了,刷新紀錄變難了。無論是麥兜還是賽爾號,這兩個目前的“領頭羊”,各自票房都不及上一集。去年,《賽爾號1》取得了5000萬元以上票房,“麥兜”上一部《麥兜響當當》當年票房達7000余萬元。
“坦率地說,去年《賽爾號》第一集是首次從網絡游戲改編動畫電影,經驗不足,質量相對粗糙?!薄顿悹柼枴烦銎贩娇ㄍㄏ壬麄髫撠熑送鯊┍榻B,“今年的第二集,從制作水準來說已與去年不可同日而語,但票房并不如去年?!蓖鯊┍J為,這種“退步”恰恰說明了市場的進步,“每部影片分得的蛋糕小了,但在質量普遍提升下,國產動畫電影市場整體的盤子在變大”。
讓品牌形象可持續發展
毫無疑問,國產動畫的旗手依舊是“喜羊羊”,而且一騎絕塵。 10日上映的《我愛灰太狼》與《聽風者》《冰川時代4》等大片同臺較量,首日票房即達到1200萬元,截至12日18時,首映三天全國票房接近3600萬元。無論是首次以“灰太狼”為主角,還是首次推出真人版,對于“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來說,都是尋找新突破口的嘗試?!坝^眾和市場認可‘喜羊羊’這個品牌,但要保持這個品牌的活力,必須從包括內容在內的不同路徑入手持續開發,才有望突破上升可能遭遇的瓶頸。”喜羊羊的操盤手這樣說。
專家認為,對于國產電影來說,目前重要的不是破紀錄,而是穩扎穩打地取得市場回報。國產動畫電影從幾乎在市場匿跡,到近年來,以“喜羊羊”、“麥兜”等為代表逐漸占據一席之地,不能再滿足于依靠一兩部不斷刷新紀錄刺激神經。國產電影找到了開發系列電影的途徑,但除了市場營銷和運作之外,未來更核心的競爭將是怎樣把故事講得更好、怎樣讓制作更加精良、怎樣讓動畫形象真正可持續發展。
一羊領跑,不如百花齊放
迪士尼來了,夢工廠來了,我們的動畫電影如何應對?今年暑期檔的動畫格局描繪出了初步圖景:《我愛灰太狼》繼續發揮不輸于好萊塢動畫大片的號召力,固然讓人喜悅;未出現高投入低回報的“竹籃打水一場空”案例,則是國產動畫整體的更大進步。
在洋動畫加快中國化步伐的背景下,國內動畫從業者們應該對市場形勢有更清醒的認識——“撞大運”式的成功將越來越難。高票房未必有高口碑,高口碑未必折合高票房,但在市場回報和作品質量之間,必然有一條微妙的線,要讓觀眾認可,品牌經營和質量開掘,缺一不可。從未來發展來說,只有一個“喜羊羊”遠遠不夠,從市場需求來看,只有一個“喜羊羊”也遠遠不足。要與“功夫熊貓”們競爭,必須減少“滑鐵盧”的內耗,扎扎實實地發展起一批形象。短期內,單部國產動畫也許還難以與洋動畫抗衡,而國產動畫整體水平的提升,有望讓觀眾和市場都傾注更大的關注,今年暑期檔就是一個好例子。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