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結合現實與幻想
近日,正在熱映的美國科幻動作喜劇《黑衣人3》票房稱霸美國,全球票房突破四億美元,在中國也有不俗的票房表現。作為一部續集影片,是什么讓“黑衣人”狂攬全球影迷的芳心?不管劇情多么奇幻,總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或許就是未來。
作為一部電影續集,《黑衣人3》看點頗多,包括演員精湛的演技、大膽的想象、現代的高科技。就題材和內容來看,有四大炫目的看點:災難元素、英雄元素、科幻元素和穿越元素。
我國唐朝的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口號,不僅適用于文學,也適用于電影、電視、小品等其他藝術形式?!盀闀r而著”的“時”,即時代之意,它意味著對時代的一種關注,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切,包含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一種責任和使命。“為事而作”,即言之有物,內容豐富反映生活和世事史實?!逗谝氯?》表現出了時代與現實的元素。比白居易更高明的是,在時代、現實的元素下,融進了科學與幻想的元素,讓觀眾享受到了一頓現實性和浪漫性高度統一的電影大餐。
人類自從在地球上誕生,就經歷著多種災難:有狂風、颶風、龍卷風、干旱等自然災難;有戰爭、火災、瘟疫、樓房倒塌、車禍、飛機失事等人造災難:有星體碰撞、太陽黑子侵擾、地核融化、氣候變暖等天體災難。在災難面前,有時人的力量顯得極為弱小,在大自然、宇宙中,人只是一粒塵埃。對災難的擔憂、恐懼和敬畏是人類不能逾越的鴻溝。如何戰勝災難以求生存?人們渴望擁有超自然的力量,幻想成為英雄、救世主。這些幻想,在東西方的遠古神話傳說中常被表現和歌頌,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盤古開天辟地,亞當與夏娃、宙斯,他們都是人在生存危機下的精神寄托,既是表現人類對生活的向往,也是表現對災難的抵抗。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但生存的危機感并沒有降低。地外世界的探索,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敬畏和猜測。宇宙飛船、月球探測、人造衛星吸引著人們,激發著人們的想象和征服世界的欲望?!逗谝氯恕废盗须娪罢宫F的就是外星人的存在及威脅。在《黑衣人1》中,外星人來到地球,曼哈頓居住著1500名外星人,黑超特警運用敏銳的洞察力、敏捷的身手、高超的勇氣、嚴肅的職業道德以及先進的科學器械,管理著這些外星人,維護著地球的安寧和人們的正常生活。《黑衣人2》,同樣充滿了神奇的想象,有600英尺長的大蟲外星人,有能幻化成人形的軟體外星人。外星人之間的爭斗危及地球,黑超特警充當正義的化身,保護善良的外星人,制服邪惡的外星人。
《黑衣人3》與《黑衣人1》《黑衣人2》相比,在語言翻譯上進行了中國化處理,諸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沉默是金,話嘮一個”、“一失足成千古恨”、“地溝油”、“瘦肉精”、“吳家鉆石花園海鮮酒家”等,讓中國觀眾倍感親切。影片揭示出很深的現實性。吳家酒店、地溝油、瘦肉精、路邊攤、追悼會、防御系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片中不斷出現的中子槍、記憶消除器、宇宙飛船、A網防御系統、敵艦入侵太陽系、伯格羅多文字和語言、時光機、穿越、外星獨角獸格里芬、不同名字的外星球,又很容易將觀眾帶入想象,現實和幻想在這里高度融合。時光穿越、時間錯位等元素,使《黑衣人3》比《黑衣人1》《黑衣人2》更多維、豐滿,也增強了神秘感和刺激性。
同時,《黑衣人》系列也表現出西方人的生存危機意識,與中國人傳統的居安思危思維方式一致,這是影片在東西方同樣轟動的社會根源和思想基礎。三部《黑衣人》雖是科幻片,但與現實息息相關,塑造的英雄是戰勝災難維護地球安寧的保護神,不管多么奇幻,我們都有理由相信,這或許就是未來。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