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I Do》“財富+愛情”的傳奇
電影《我愿意I Do》海報
這是一部很成功的國產商業片,有故事、有夢幻、有情感、有思想、有喜劇、有明星、有演技……這些都成全了這部電影;其中,故事性、夢幻性、喜劇性等則是比較突出的成功因素。
三個成功人士的愛情故事
《我愿意I Do》取材于現實生活,演繹了兩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故事。但這兩個男人與這個女人,顯然不是一般的男人與女人,他們都是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人士,首先不缺錢,但有點美中不足,就是缺愛情。由于缺少生活中的另一半,所以生活總顯得不那么圓滿。李冰冰漂亮、干練、有錢,就是嫁不出去。于是就有了李冰冰的征婚鬧劇,由此引出了孫紅雷。在試用期間,孫紅雷的表現既紳士又體貼,一個大男人竟有著小男人的細膩,這也似乎讓李冰冰頗有些動心。但故事絕非這么平淡,另一個人的出場讓這個培養愛情的過程發生了陡轉。他就是段奕宏。這時孫紅雷與段奕宏就成了情敵,于是故事就出現了更多的沖突元素,在這些沖突中喜劇性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影片的結局既是圓滿的,也是不圓滿的。圓滿的地方是:孫紅雷撤銷對段奕宏項目的收購,改為合作;不圓滿的地方在于,李冰冰在孫紅雷、段奕宏之間還沒有做出選擇,“誰贏誰輸,還說不準!”情敵成了友好的合作者,但仍然是情敵;結局盡管不那么巧妙,但還是讓人在不滿中產生一些懷想。
這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說它是商業片,是因為它走的是大眾娛樂的路子,迎合的是大眾的口味,要的就是好看。它的好看,首先就得益于傳奇性的劇情,并且把這個故事交代得很是清晰、明白,再次體現了“故事為王”的娛樂片特征。
一場精彩的白日夢
《我愿意I Do》劇情的基本套路,是“愛情+財富”。沒有財富,愛情難圓;沒有愛情,財富也枉然。孫紅雷因為開的是廉價的長安汽車,因為與醫院爭執醫療費,等等,自然被當成了一個沒錢的人,一個普通的人;也因此他與李冰冰越走越近。他在幼兒園做義工的時候交給李冰冰一個有60萬元存款的折子,那可以看做是他全部的財產或積蓄,因而要重于段奕宏給她的存有巨款的信用卡。而一旦孫紅雷暴露了富豪的身份,他與她之間的那種庸常的溫馨就難以存在了,變成了一個富豪與一個白領“剩女”的關系。在這一系列的情節劇變中,人物的心態也發生了劇變。這種劇變也產生了人物之間的沖突:李冰冰與孫紅雷,李冰冰與段奕宏,孫紅雷與段奕宏三對矛盾沖突。這種沖突因而也沒有發展到悲催的地步,有點哀而不傷、適可而止。
電影的引人之處,在于試圖表現一個愛情與財富兼得的欲望。而愛情、財富,分別代表了人們精神領域和物質方面的夢想。這種兼得,就如同古代一個故事里的理想極限:“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但現實難以有這樣轟轟烈烈的愛情,更多的是兼顧各個方面、經濟適用的愛情。這個電影所表現的,也是要兼顧各個方面的愛情,表現一個大眾化的白日夢,演繹一個大眾的愿意得到虛幻滿足的故事。一個漂亮、干練、有錢、高貴的女子,居然沒人娶——這樣的女子是否會令某些男性觀眾有所心動呢?而孫紅雷不僅有錢,而且紳士、體貼,竟然也單身——這樣的“剩男”是否會令某些女性觀眾有所傾慕呢?這樣的人物,又給那些裸婚者,給那些寒酸的情侶們以多少憧憬啊!
讓人忍俊不禁的搞笑橋段
不時的喜劇性也是其讓人輕松觀賞的重要原因。比如,對于李冰冰來說,段奕宏有當年的舊情,孫紅雷有現在的好感,三方似乎構成一個難以取舍的穩定的“三角”狀態。這里好戲不斷上演。李冰冰突發急病,只有當保姆的孫紅雷在場,于是由孫紅雷將她送進醫院,這時段奕宏也恰巧趕到。這時有一個挺漂亮的橋段:根據醫院初步診斷,李冰冰既可能是宮外孕,也可能是腹膜炎;究竟是哪一種,還要進一步診斷。李冰冰聽了醫生兩可的話,“恨恨”地擰了孫紅雷一把。結果出來了,是腹膜炎;這時段奕宏又恰巧不在,孫紅雷卻告訴段奕宏是宮外孕,但這樣的伎倆卻騙不了段奕宏,因為孫紅雷與李冰冰才認識幾天。
喜劇性讓這部電影的娛樂性大增。玩兒似的工作,玩兒似的發財,玩兒似的戀愛,玩兒似的生活——這一切,無不是當下人們的夢想。作品滿足了人們的這些愿望,也就娛樂大家了——逗你玩唄。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