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 九把刀
九把刀工作照
2004年。
那一年,我過了三十歲,一個開始加速走向衰老的年紀。
那一年,張惠妹的歌聲還在大陸四處飄蕩,周杰倫和蔡依林開始星光耀眼,幾米的漫畫正在撫慰都市人漂泊的情感和靈魂。除了幾米,臺灣別的流行文化我其實是個瞎子。
那一年,我開始變化閱讀比例來調劑加速老化的生活。
每半月一次,我總要騎車轉遍京城什剎海周圍報刊亭。“《武俠》到沒有?”“還沒有!”這樣的回答常使我恍如苦苦相候而戀人遲遲不來。
那一年,《功夫》開始連載于《今古傳奇·武俠版》。
那一年,我遇見了他。
那一年,九把刀。
我不知道九把刀有幾部小說是這樣的開頭,他10年40多部小說的恐怖創作量我閱讀尚不足十分之二,7年前我第一次遭遇他的小說《功夫》,就是這樣的開頭秒殺了我,一下子深入內心,讓我今天仍記憶猶新。7年后我第一次接觸他的電影,還是這樣致命的開頭句式和語氣。
很快的,我讀到了九把刀的“殺手系列”和《少林寺第八銅人》,那時我并沒有預見到歐陽盆栽會成為今天名氣最大的九把刀的殺手。
我很快知道九把刀刀法多變,科幻、言情、恐怖樣樣兇猛。我最偏好他武俠那一路刀法,這次電影《那一年》,讓我領教到這老大其實刀路寬闊得可怕,不知道哪里是他才華的盡頭。
幸好我閱讀習慣懶惰,即便迷一個作家,我也不善于通過網絡來主動追蹤搜羅他的作品。況且九把刀即便很帥,但他不是美女。大陸有幾位青春美少女寫手,但她們不是九把刀。
那一年,我開始兜售這樣一個觀點:如果武俠小說還會產生新的宗師的話,最有可能的那個人就是九把刀。我是一個記心十分糟糕的人,十年來我期期不落看了近一百五六十期《武俠版》及不少《奇幻版》,數百篇武俠和奇幻小說中,《功夫》不在我的江湖榜上位居第一。但數百篇的閱讀量我唯記得遇見九把刀的年份,唯記得《功夫》的開頭。這就是九把刀的厲害之處,他不是功力最深的那個,卻是殺氣最足、最致命的那個。
那一年,江湖上談九把刀時往往歸其為“都市武俠”一派,但其實一開始“武俠”就無法滿足這少年的野心和身手。
多面九把刀,刀刀奪人魂。武俠、科幻、言情、友情、恐怖、推理乃至電影,每一路刀法,本該有不同的欣賞群,但九把刀雜糅一身,每一路刀法都是九把刀,刀迷各有偏愛又樣樣不舍。
萬千刀影,都是幻象,哪一片刀影是九把刀真正的一刀,最致命的一刀?
我讀到的九把刀不是武俠,不是都市,不是言情,不是恐怖,不是推理。我讀到的是遠去的熟悉的青春,讀到的是對生活的諸多少年夢和夢想在現實中遭遇的或深或淺的無奈,以及抗拒無奈的堅持。
“那一年……”。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值青春或者青春并未過去太久的人,都喜歡這樣的句子?也不知道這樣的句子是不是很適合表達對青春期懵懂情竇的追憶?在近20年前我就被這樣的句子打動過,那一年我走進大學,一個從未認真聽過一門功課、門門功課包括追女孩子都不及格但擅長寫詩的哥們,在號稱當年西師中文系第一殺手的現代漢語老師的課上突然埋頭奮筆疾書,我們都以為他迫于高壓改良歸正了,下課后他扔過來的就是《那一年,我十八歲》,寫他高中時迷上一個女孩子卻又并沒有展開的少年情事,這個哥們眾多的詩歌我今天都忘記了,但我還記得這篇散文,還記得讀這篇文章時的心弦共振和淡淡悵惘。
“那一年”,我們還很年輕,都不是橫空出世的早慧少年自小抱負宏大,也不是心甘情愿上課正襟危坐認真聽課、見到好看女孩子連眼睛都不歪一下的乖乖好學生,“那一年”我們其實有或多或少的頑劣卻又有一顆單純善良的心,不那么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有一點我行我素狂放不羈,往往都捉弄過幾次老師打過幾次架心動過幾次女孩,卻又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在哪里于是按著社會規定一步步成長。
羅大佑一曲《童年》,表述了我們的小學,李亞偉的《中文系》和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表述了我們的大學。中學呢,我覺得是九把刀。不管是《功夫》《少林寺第八銅人》還是殺手乃至今天的電影,不管寫古代武功學校還是現代成人黑社會,最致命的都附著了九把刀刻寫青春夢和青春記憶的功力,超生動地表述了我們不喜約束羈絆卻又接受著約束成長的青春和青春夢。
這個并沒有受過文藝科班正規訓練的家伙,文藝語言超級感性和大大咧咧,不那么純文藝,不那么唯美深刻,不那么純潔卻單純。就是這樣,和與他同時期成長的大陸少年才俊相比,不那么一本正經、少年老成,也不那么矯情,而是處處人間煙火。
更重要的,少年不識人生之痛,九把刀還很年輕,即便他為救老媽而一年狂寫14本小說,但年輕的九把刀面對生活的沉重與人生的復雜紛紜,長于化沉重為輕盈,苦中作樂,痛里尋歡,長于自我解嘲到笑痛我們的肚皮,這種自我解嘲往往是我們少年時曾經做過或者想做的,再多苦痛,對生活也沒那么多的憤與恨,沒那么多超出青春的對社會人生的計較與苛責,沒那么多的一聲嘆息或者沉重哀嚎。所以讀九把刀你會感覺很陽光,感覺到對夢想簡單的堅韌與堅持,感覺到一種青春的勇于深入生活的力量。
當然,這家伙還知道一些社會學,他的小說因此也不是讓人看過就忘,他的東西里面往往藏著簡單的社會學透析眼光,這種透析也許比表述玄之又玄的一些形而上大道理更耐人尋味。
青春不小壞,回憶起來沒人愛。壞壞的青春最賣座。青春的九把刀自2005年后獨霸臺灣最暢銷作家寶座六七年,今后這老大很可能會很快搶下臺灣最賣座導演并一直獨霸下去。
九把刀也在迅速老去,走完青春,寫完青春,九把刀下一段人生體驗,又會讓他揮出怎樣的一刀?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