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凈山”:多彩的民間文化 濃郁的民族風情
11月5日,在2011貴州梵凈山文化旅游節舉辦之際,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呂軍,《民間文學》雜志社長、主編白旭旻等,就銅仁地區民間文學的挖掘與整理工作等相關內容與銅仁地委宣傳部、銅仁文學藝術界有關領導進行了研討。
銅仁是一塊文化厚土,民間文學源遠流長,浩如繁星。富于創新、勤勞勇敢的銅仁人民,在悠久的歲月里,創造了異彩紛呈的民間文學,其中故事讓人學會勇敢,詩歌讓人昂揚奮進,諺語教人聰明智慧。
在黔東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濃郁的文學氛圍滋潤著一代代銅仁人成長。千百年來汩汩流淌著的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正是銅仁歷史和文化的積淀。
神奇的銅仁 不盡的故事
白文
銅仁境內流傳的傳說、故事,不僅量多,范圍也廣,凡有人家的地方就有人會講故事。這些故事主要有神話故事、愛情故事、善惡故事、機智人物故事、起義斗爭故事、動植物故事、地方風物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神話故事是文學史上最古老的作品,主要是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再現了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銅仁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有《兄妹開親》《果索果笨》《砍日樹月樹》《張果老射日月》等等。其中,《兄妹開親》《果索果笨》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神話故事,流傳時間久遠,流傳區域廣大。
愛情故事反映人們對于自由婚姻與浪漫愛情的追求,主要作品有《樵夫和龍女》《昆哥和梅姑》等。故事情節婉轉曲折,催人淚下,充分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執著精神。面對邪惡勢力,他們不屈不撓,奮力抗爭。善的、美的一方終究是要勝利的;即使失敗了,他們純真的愛情也會像河流永遠在大地上流淌,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征。
揚善抑惡故事的內容多是揭露和抨擊那些作惡者,歌頌人民勤勞、勇敢、善良的美德,體現了人們的愛憎感情,具有審美價值和教育意義,如《天靈相公》《將軍山的傳說》等等。
《天靈相公》塑造了一位名叫天靈的人物,為了反抗壓迫和剝削以超群的智慧和勇氣與惡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在“天底百姓逃紛紛,路邊躺滿餓飯人”的情況下,天靈在夜間守莊稼時捉到一匹飛馬,飛到梵凈山上又得到神仙給他的一副弓箭。他勤奮練箭習武,發誓射死昏庸無道的皇帝,爭取幸福自由的生活。有一首民歌唱道:“天靈峻影苗山映,根根茅草變天靈;官兵見了人人怕,不敢再犯苗疆人?!边@充分表現了英雄為爭取幸福生活而勇于獻身的精神。
機智人物故事的代表作是《阿方的故事》。阿方是苗族地區廣泛傳說的機智人物,他藐視權貴,痛恨貪官污吏和地主老財;他正直無私,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窮苦老百姓;他聰明睿智,巧妙地同權貴周旋,與地主老財斗爭。故事幽默,情節曲折,語言辛辣,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了阿方的智慧、幽默和樂觀,趣味性極強。
起義斗爭故事圍繞歷史人物展開,有《石柳鄧的故事》《吳八月的傳說》《石三保的傳說》《吳天半的傳說》等,講述的是石柳鄧等苗族領袖領導的乾嘉苗族起義的故事。清乾隆、嘉慶年間,朝廷腐敗,大量侵吞苗民土地,人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大寨寅苗民石柳鄧率先舉起義旗,團結民眾與清朝政府進行斗爭。斗爭歷時三年,波及了黔、湘、渝三?。ㄊ校┙唤绲膹V大地區。義軍創造和運用了“敵有萬兵,我有萬山;敵來我去,敵去我來”的戰略戰術,多次粉碎了官兵的瘋狂“圍剿”。關于石柳鄧起義斗爭的故事就有《“椎?!北任洹贰犊p官司嘴巴》《盤石營》《蟻圍盤塘坳》《巧戰雷公潭》《牛角河的戰斗》《米諾之戰》等等?!丁白蹬!北任洹分v述石柳鄧從小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有一年,盤信百戶“吃牛”。舉行比武,石柳鄧輕松贏了百戶請來擺擂臺的武師,牽回一頭黑毛水牯。從此,人們把他看成是“天神”,其威猛有力的名聲一夜之間就傳遍了湘黔邊境的千里苗鄉?!犊p官司嘴巴》是說清政府派到苗鄉的官吏貪贓枉法,為所欲為,被石柳鄧憤怒地縫上了嘴巴,其形狼狽不堪,只得鼠竄而逃。有關其他起義將領的傳說,如吳八月、石三保、吳天半等等,這些起義將領雖然都先后壯烈犧牲了,但他們的英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永遠在人們的生活中傳頌。
紅軍故事在苗鄉也很多,如《賀龍趕鬧》《瑪瑙洞》《賀龍的回馬槍》《紅軍碗》等等,故事篇幅短小,但十分生動傳情,敘述了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紅軍戰士與人民之間的血肉聯系,歌頌了紅軍開辟黔東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權,領導群眾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英勇事跡。
地方風物故事有關于響水洞、云落屯、梵凈山、臘爾山、九龍坡、銀子坡、回瀾閣、龍陽橋等地的傳說,人們借助瑰麗多嬌的山川景色,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感情、愿望、理想和追求。
民族風俗故事的代表作是《“吃?!钡膫髡f》,講的是牛不僅幫助人們生產勞動,還幫助了一個苗家后生與天上的仙女結為夫妻。后來,這個后生和仙女到天上居住去了,他們生兒育女,過著幸福的生活,但他們始終沒有忘記牛的恩情,經常想念著牛,便帶信讓舅家把牛送到天上去。牛怎么能上天呢?舅家苦思冥想,終于有了辦法。他們邀約親戚和鄉鄰,唱歌跳舞,熱熱鬧鬧地舉行儀式把牛殺死,讓牛的靈魂上了天堂。
動植物故事作品一般篇幅不長,但形式活潑,寓意深刻。主要有《老虎和水牛比武》《老虎換馬掌》《狗、貓、老鼠結仇》《烏鴉的頸子為什么有一圈白毛》《孔雀的尾巴》等等。
童話寓言故事則于簡潔的內容中蘊藏發人深省的道理,給人以啟迪,如《一個善于打鬼的故事》等等。
講述銅仁故事,弘揚地方民族文化精神,從而發現和發掘出民間文學中更美麗、更深刻的內函。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