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柏林2月16日電 ;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16日晚舉行頒獎典禮,羅馬尼亞影片《孩子的姿勢》憑借緊湊的情節變化以及細膩的情感刻畫,一舉奪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羅馬尼亞影片《孩子的姿勢》描述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無條件的愛。60歲的科爾內利婭對已成年的兒子依然懷有極強的占有欲,兒子一直在為擺脫她、尋求 “獨立”而抗爭。當這位母親得知兒子開車撞死一名兒童后,便花錢、找人,使盡渾身解數幫助兒子免除牢獄之災。然而,她的這種令人窒息的愛卻難以得到兒子的認可。
影片導演克林·彼得·內策和主演介紹說,《孩子的姿勢》實際上展現了一種病態的母子關系,一方面,母親無條件地溺愛孩子,一方面,孩子想掌控自己的生活,這時,孩子成了這種母愛的受害者。 電影節競賽單元第二大獎“評委會大獎”銀熊獎由《渺生一頁》捧得。該片由波黑、法國、斯洛文尼亞合拍,講述了波黑一家吉普賽人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 男主人靠賣廢鐵養家,女主人負責在家洗衣做飯看孩子,然而,疾病打亂了這家人的平靜生活。女主人突然腹痛,醫生告知她胎兒已死在腹中,需要盡快手術,但沒上醫療保險的她根本無力承擔巨額的手術費,不論丈夫怎么懇求醫生也無濟于事,一家人為了看病費盡周折…… 影片內容全為真人真事。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說,他在報紙上讀到這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于是找到了報道中的主人公,并說服她同意把故事搬上銀幕。“沒有劇本,我們一天天地重復他們的生活,”塔諾維奇說,“為了拍攝這部影片,我從一個基金會籌到了1.7萬歐元。”耗資千萬的影片拍出來可能沒人看,這部幾乎零成本的影片反倒進入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他笑著感嘆道。
雖然不是專業演員,《渺生一頁》男主角納齊夫·穆伊奇在影片中演繹的“自己”也獲得了評委會的認可,獲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此外,競賽單元的剩下5只銀熊也一一找到主人。美國喜劇片《雪崩王子》導演大衛·戈登·格林獲頒最佳導演“銀熊獎”,最佳編劇“銀熊獎”由《緊閉的簾子》(又譯《閉幕》)編劇賈法爾·帕納希奪得。
今年的最佳女演員“銀熊獎”爭奪十分激烈。智利、西班牙合拍影片《葛洛莉亞》女主演保利娜·加西亞、《孩子的姿勢》女主演盧米尼察·喬治烏、法國影片《1915年的卡蜜兒》女主演朱麗葉·比諾什均獲得好評,不過,這只小銀熊最終還是由保利娜·加西亞順利領走。
本屆電影節的杰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剪輯、音樂、服裝、道具)頒給了影片《和諧教程》的攝影師阿齊茲·扎姆巴比耶夫,和諧的構圖加上虛實的疊加令觀眾印象深刻;用于獎勵創新影片的阿爾弗雷德·鮑爾獎(為紀念柏林電影節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鮑爾而設)則由加拿大影片《維克和弗洛看見一頭熊》獲得。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月7日至17日舉行,共有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00部影片參與展映,其中競賽單元共入圍影片24部,包括中國影片《一代宗師》在內的5部影片參展不參賽,19部影片參與爭“熊”。 柏林電影節始創于1951年,素以突出文藝、偏向政治、鼓勵新銳著稱,與法國戛納電影節和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并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