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北京曲劇劇種命名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的首屆北京曲劇藝術節,于1月11日在昌平區拉開帷幕。這屆藝術節也是北京曲劇新人的一次集中展演。當晚,在中國政法大學禮堂舉行的首場演出,于一派喜慶的氛圍中拉開了大幕。全部以2012年剛從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本科班畢業的青年演員擔綱主演的《正紅旗下》,令在場觀眾無不感到60年的老北京曲劇,如今充盈著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而這批北京曲劇新人又都展示出扎實不凡的藝術根基。
北京曲劇藝術中心負責人孫東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與昌平區文化委聯合舉辦的這次北京曲劇藝術節,有著多重意義。首先,這是北京曲劇有史以來的第一屆。今后,我們會堅持搞下去,每一兩年舉辦一次;其次,這也是紀念北京曲劇劇種命名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第三是我們北京曲劇新生力量的一次集中大展示,這次藝術節的四個劇目,都是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曲劇08級本科表演班、也就是2012年剛畢業的年輕人主演的,充分顯示了我們北京曲劇后繼有人,生機勃勃;第四,這屆藝術節是與昌平區文化委員會合辦的,這也是我們團繼與延慶縣委宣傳部合作推出首部反映北京大學生村官生活的劇目《“鄉”約青春》之后,第二次與區縣合作,這種形式我們會長期堅持下去;第五,以往的藝術節多是在劇場里、在市中心舉行。我們這次舉辦的藝術節,不但是在郊區,而且還要將戲送到鄉鎮去,送到部隊中。這是我們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實際工作中落實“走、轉、改”要求的具體行動。”
據了解,首屆北京曲劇藝術節的四出劇目,兩出是在中國政法大學禮堂演出,即1月11日、12日登臺的《正紅旗下》和1月14日、15日亮相的《“鄉”約青春》;而另外兩出——《少年天子》和《煙壺》,則于1月16日至24日期間深入到昌平區的鄉鎮和當地駐軍營區,各演兩場。四臺戲里,除了《“鄉”約青春》是由99級的郭曾蕊和08級的張弛、單斌兩屆大學生主演,另三出的主演都是清一色的08級的新人——《正紅旗下》由汪鵬、宋潔分別主演“我”(幼年老舍先生)的父親和母親;《少年天子》由張弛主演福臨,楊鈅、趙弘主演烏云珠,王璐、崔婉主演孝莊太后;《煙壺》由彭巖亮主演聶小軒,洪嘉利、劉暢主演柳娘,單斌飾烏世寶,胡優飾壽明。為了保證演出質量,該團還特別邀請了曾教授學生們的部分藝術家張紹榮、盧雪文、盛國生、趙國來等,為青年演員演出前再度指點,演出時臺側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