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文學>作品展示

      罨畫池,詩意綿綿

      時間:2013年06月26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趙麗宏
      0

       

      趙麗宏書陸游《池上見魚躍有懷姑熟舊游》

       

      趙麗宏書陸游《夏日湖上》

       

      罨畫池風光

       

      陸游祠

       

      罨畫池碑 

        到崇州,是一個春日的上午,下著細密的小雨。

        罨畫池被煙雨籠罩著。坐在湖畔的亭榭中喝茶,聊天,看風景。湖上天色奇異,密布的云團,竟然沒有將陽光全部阻隔,幾縷陽光從云隙中射出,融化在迷蒙的煙雨中,湖面閃動著斑斕的光點。湖上有霧,霧氣若有若無,在水面漂浮,遠遠近近的樹、橋、亭臺樓閣,都變得如同印象派油畫中的景物,朦朧而神秘。湖畔的垂柳在雨霧中輕搖,那一縷縷飄揚的翠綠,給人親切的感覺,如有人晃動絲綢的衣袖,試圖拂去湖上的霧氣,還天地以清明。

        罨畫池非等閑之地。在唐代,這里就是著名的園林,湖畔東亭,曾出現在裴迪和杜甫相互酬唱的詩篇中,詩中的梅花,在園林中年年盛開。到南宋,因一位偉大的詩人在此地流連,朝夕相伴,迷戀上這里的湖波亭臺和花草林木,詩長吟,情永留。罨畫池,和這位詩人的名字,難分難解地連在了一起。這位詩人,是陸游。使我感興趣的是,游遍天下名勝的陸游,為何會對罨畫池如此鐘情。我問陪我喝茶的崇州友人,友人笑而不答。

        青花蓋碗中,泡著當地產的綠茶竹葉青,茶盞中碧綠的茶葉,讓人聯想起身邊湖波中的菱蓮清荷。湖水就在窗外,觸手可及。我俯瞰湖波,忽見銀光一閃,一條鯉魚躍出水面,濺起一片水花,湖上漣漪由小而大,一圈又一圈,久久蕩漾。友人問我:看見了什么?想起了什么?

        此景此情,使我想起陸游的詩《池上見魚躍有懷姑熟舊游》:

        雨過回塘漲碧漪,

        幽人閑照角巾欹。

        銀刀忽裂圓波出,

        宛似姑溪晚泊時。

        這是陸游在罨畫池寫的一首七絕,他看到的景象,和我剛才所見完全一樣,雨中游湖,魚躍水面,觸景生情,聯想起人生旅途中一些難忘的瞬間。崇州友人聰慧,她這一問,其實也解答了我的問題。陸游迷戀罨畫池,是因為這里幽靜平和的自然天籟,是無處不在的詩意。

        公元1173年春天,陸游接任蜀州通判來到崇州。那一年,他49歲。陸游的時代是一個苦難的時代,戰事紛亂,國土淪喪,愛國者憂心如焚。從年輕時代起,陸游就為國家的統一奔走呼號。他從過軍,上過戰場,出生入死,殫精竭慮,卻發現以一介書生之力,難以挽救國家的危亡。到崇州后,陸游被這里寧靜的自然風光和純樸的民風吸引,通判府西鄰罨畫池,走出后院東門,就能進入園林。罨畫池不算大,但園內湖光瀲滟,蓮荷接天,古木蒼翠,修竹成林,給人曲折幽深的感覺。湖上的堤橋、湖畔的亭臺樓閣,都點綴得恰到好處。在湖光樹影中,身心疲憊的詩人有了歸家的感覺,詩的靈感如地下奔泉噴涌而出。剛到崇州,陸游就用詩抒寫自己喜悅的心情,并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流落天涯鬢欲絲,

        年來用短始能奇。

        無材藉作長閑地,

        有懣留為劇飲資。

        萬里不通京洛夢,

        一春最負牡丹時。

        襞箋報與諸公道,

        罨畫亭邊第一詩。

        (《初到蜀州寄成都諸友》)

        陸游沒有想到,在蜀州,會找到這樣一個和他心靈相契的棲所。罨畫池雖小,卻能容納并安撫一個漂泊者的靈魂。剛住下時寄給朋友們的這首詩,其實還是有點節制。和罨畫池相處久了,在湖畔散步、思考,在湖上泛舟、垂釣,一天四時,罨畫池為詩人顯示出不同的表情,這些表情在陸游的眼里都親切如故鄉的問候。夏日的一天,陸游在湖上泛舟,清風徐來,舟子從柳蔭下滑過,湖面上白云藍天和亭榭樹影融為一體。眼前的景象,使陸游身心沉醉,他感覺這湖光水色,就是他結束漂泊的身心家園,就是他夢寐以求的靈魂歸宿。又一首感情深摯的詩,從他心中涌出:

        烏帽筇枝散客愁,

        不妨胥史雜沙鷗。

        迎風枕簟平欺暑,

        近水簾櫳探借秋。

        茶灶遠從林下見,

        釣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夢,

        豈信人間有蜀州。

        (《夏日湖上》)

        今日的崇州人,讀到“江湖四十余年夢,豈信人間有蜀州”這樣真摯激情的詩句,依然會感到驕傲。家鄉的水土,能使一位來自遠方的詩人產生如此親近的感覺,那是何等深切的緣分。

        歷史常常會有相合之點,詩人的命運也會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陸游在崇州的經歷,讓我想起杜甫、想起杜甫和草堂。杜甫49歲那年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住進成都草堂;陸游到崇州,也是49歲。兩位詩人來到蜀地的心情也相似,都是歷經磨難后在這里發現了一片可以休養身心的寧靜之地。陸游戀罨畫池,頗似杜甫愛草堂;罨畫池之于陸游,恰似草堂之于杜甫。一座簡樸的草堂,一個幽靜的園林,在不同的時代安撫了兩位偉大詩人疲憊的身心。杜甫在草堂住了將近4年,陸游在崇州的時間要少得多,但罨畫池卻一樣使他迷戀,并永久縈繞在他的記憶中。杜甫在草堂寫出很多不朽的詩篇,草堂生活成為他的靈感之源。陸游到崇州后,也寫了很多和罨畫池有關的詩篇,詩風因環境的幽美而變得清麗委婉。在崇州,陸游每天去罨畫池散步。春日的湖景,是萬種生靈競美的舞臺,陸游在《暮春》一詩中有生動描繪:

        忙里偷閑慰晚途,

        春來日日在東湖。

        憑欄投飯看魚隊,

        挾彈驚鴉護雀雛。

        俗態似看花爛漫,

        病身能斗竹清癯。

        一樽是處成幽賞,

        風月隨人不用呼。

        罨畫池其實不太大,和江南的很多名園相比,也不見得更精致奇特。然而它卻有獨特的好處,園雖小,卻因湖波清朗而給人開闊之感。園中林木蓊郁,古氣森然,讓人懷想歷史。最迷人處,是它的天然環繞,可一任生靈在園林中自由翔游鳴唱,一年四季、一天四時,會看到全然不同的新鮮景致。即便是黃昏或夜晚,陸游也會來園里踱步靜坐,心情好,暮色也有詩意。他曾在一次黃昏散步時寫成《晚步湖上》:

        云薄漏春暉,湖空弄夕霏。

        沾泥花半落,掠水燕交飛。

        小倦聊扶策,新晴旋減衣。

        幽尋殊未已,畫角喚人歸。

        陸游常常邀友同游,在罨畫池邊喝酒吟詩。一次酒過三巡,陸游在微醺時寫《池上醉歌》:“我欲筑化人中天之臺,下視四海皆飛埃;又欲造方士入海之舟,破浪萬里求蓬萊……橫笛三尺作龍吟,腰鼓百面聲轉雷。飲如長鯨海可竭,玉山不倒高崔嵬……”這時的陸游,有點太白醉酒的姿態了。

        然而陸游決不是醉生夢死的酒徒,大多數時間,他是清醒的。他也沒有迷醉在溫婉的湖光里,忘記了內心深處的苦痛。和杜甫一樣,在草堂悠閑安寧的生活中,他仍然為國事民生傷懷,寫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樣的詩篇。當秋風掠過罨畫池,卷起滿園枯葉,陸游也憂上心頭,他的七律《秋聲》,道出了心中的牽掛和焦慮:

        蕭騷拂樹過中庭,

        何處人間有此聲?

        漲水雨余晨放閘,

        騎兵戰罷夜還營。

        閑憑曲幾聽雖久,

        強撫哀弦寫不成。

        暑退涼生君勿喜,

        一年光景又崢嶸。

        酷暑過去,涼風拂面,陸游覺得并不可喜,因為一年又匆匆過去。壯志未酬,理想遙遠,大自然季節的交替,更令人哀嘆人生的急迫。也是寫在罨畫池的另一首《秋思》中,陸游心中的家國憂思表達得更為強烈:

        烈日炎天欲不禁,

        喜逢秋色到園林。

        云陰映日初蕭瑟,

        露氣侵簾已峭深。

        衰發凋零隨槁葉,

        苦吟凄斷雜疏碪。

        雁來不得中原信,

        撫劍何人識壯心!

        陸游在罨畫池畔寫了三首《秋思》,都是相似的心境。面對落葉秋風,感慨歲月流逝而壯志難酬。他在詩中一聲聲嘆息:“白首有詩悲蜀道,清宵無夢到鈞天”;“天涯又作經年客,莫對青銅恨鬢絲”;“無處逢秋不黯然,驛前斜日渡頭煙”。這樣的詩句,既凄楚,又無奈,是陸游當時心境的真實流露。

        陸游在崇州,當然不會把自己關在罨畫池足不出戶。崇州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不僅尋山問水,發現很多美妙的風景,還訪問鄉民,對當地的民俗風情作了考察。崇州的生活,使他詩興大發,當時寫的大量詩作,記下了他的所見所聞所思。這也和杜甫當年在草堂的生活頗為相似。陸游在崇州寫的詩作,和杜甫的草堂詩篇,常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所接觸的一切物像,無論雅俗,都能入詩。川菜、薏米、巢菜、新鮮蔬果,都出現在陸游的詩中。在今日的崇州飯店里,還有不少據傳是陸游喜歡或創造的佳肴。陸游詩中的美食,不是豪門官府宴席上的大餐,大多是民間的家常便飯。陸游的崇州詩篇中,有一首《野飯》,記一次山鄉野餐,很可一讀:

        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

        輪囷斸區芋,芳辛采山蔌。

        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可憐城南杜,零落依澗曲。

        面余作詩瘦,趨拜尚不俗。

        病夫益倦游,頗愿老窮谷。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時能喚鄰里,小甕酒新漉。

        何必懷故鄉,下箸厭雁鶩。

        詩中的食物,都是山林草蔬野味,陸游視若珍寶,明珠白玉,芳辛味足。這樣的野飯,是人和自然的交融,陸游甚至因此暫忘寵辱,生出“何必懷故鄉”的念頭。

        陸游第一次在蜀州待的時間不長,年頭初到,年尾就調任嘉州。但陸游把家眷都留在了蜀州。到嘉州后,陸游對蜀州心懷掛念,如游子牽記故鄉。嘉州在岷江下游,蜀州在岷江上游,陸游思念罨畫池、牽掛家人的情思逆江而上,飛回蜀州:

        歸心日夜逆江流,

        官柳三千憶蜀州。

        小閣簾櫳頻夢蝶,

        平湖煙水已盟鷗。

        螢依濕草同為旅,

        雨滴空階別是愁。

        堪笑邦人不解事,

        區區猶借陸君留。

        (《雨夜懷唐安》)

        離開蜀州后,罨畫池成了陸游夢魂牽繞的記憶。他寫過兩首《秋日懷東湖》,都是文情并茂的佳作:

        《秋日懷東湖》之一:

        小閣東頭罨畫池,

        秋來常是憶幽期。

        身如巢燕臨歸日,

        心似堂僧欲動時。

        病思羈懷惟付酒,

        西風落日更催詩。

        故名歲暮常多感,

        不獨當年宋玉悲。

        《秋日懷東湖》之二:

        罨畫池邊小釣磯,

        垂竿幾度到斜暉。

        青蘋葉動知魚過,

        朱閣簾開看燕歸。

        歲晚官身空自閔,

        途窮世事巧相違。

        邊州客少巴歌陋,

        誰與愁城略解圍?

        陸游的蜀州詩篇中,有不少懷人的篇章,有一個名字,反復出現在他的詩中:張縯、張季長、張漢州、張少卿,其實都是一個人。張季長是蜀州人,陸游在鄭南軍隊和他相識,兩人性情相投,無話不談,成為終身摯友。陸游到蜀州后,張季長曾從遠方趕來看望他,兩人在罨畫池泛舟品梅、飲酒賞月。分手之后,互相牽掛,書信不斷。陸游和張季長的友情,使我聯想起杜甫在草堂和他的摯友嚴武的交往。陸游對友人深摯的情誼,和杜甫也是異曲同工。陸游寫給張季長的詩,多達40余首,只要看一下陸游寫給張季長的詩歌題目,就能想象他們之間的情誼:《別后寄季長》《廣都道中呈季長》《東村散步有懷張漢州》《后園獨步有懷張季長正字》《久不得張漢州書》《六月二十二日夜夢赴季長招飲》《雨夜有懷張季長少卿》《歲暮懷張季長》《五更聞雨思季長》《登山西望有懷季長》……從這些詩題看,陸游對張季長的思念,幾乎是無時無刻地存在。這些詩中有很多篇章和佳句,成為懷人古詩中的經典。如《五更聞雨思季長》:“展轉窗未明,更覺心獨苦。天涯懷故人,安得插兩羽。”《東村散步有懷張漢州》:“憂國丹心折,懷人雪鬢催。房湖八千里,那得尺書來。”書信,在陸游的詩中是一個和友情關聯的重要意象。對張季長來信的盼望、讀信時的激動,被陸游寫得情真意摯、細致入微:“故人岷下無消息,尺素憑誰寄斷鴻”;“岷山學士無消息,空想燈前語入微”;“故人已到梁州未?尺紙東來抵萬金”;“平生故人阻攜手,萬里一書空斷腸”;“今朝更有欣然處,萬里知心一紙書”。在《箜篌謠二首寄季長少卿》中,陸游描繪了一個撼人心魄的細節。半夜,因為思念友人無法入睡,便起床讀張季長的舊信:“中夜起太息,發篋覓舊書。塵昏蠹蝕損,行缺字欲無。一讀色已變,再讀涕淚濡……”古人間的情誼,深摯如此,現代人讀來,也許應自嘆淺薄。

        陸游在四川生活了8年,把四川看作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如果把這第二故鄉凝縮在一點,這一點,便是蜀州,凝縮得更小,便是罨畫池。陸游離開四川后,蜀州和罨畫池是他下半世揮之不去的美妙夢鄉。83歲的那年歲末,老態龍鐘的陸游獨自對酒沉吟,歲月的長河,在他眼前縮得很短,離他最近的地方,是蜀州,是罨畫池的梅花。他在詩中發出這樣的感嘆:“蜀州白首猶癡絕,更為梅花賦斷腸。”

        崇州友人帶我走出湖畔亭榭時,雨已停,湖上的霧氣也已散盡。漫步在園林深處曲折的小道上,竹枝拽衣,風吹林動,綠蔭中傳出婉轉的鳥鳴。這時,眼里所見,心中所思,全都是陸游詩詞的意境。

        罨畫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州友人告訴我,罨畫池能成為天下名園,是因為園內外“三位一體”的古建筑,除了罨畫池的唐宋園林,還有園中的陸游祠和與此毗鄰的文廟。陸游祠是后人為紀念陸游而建,建筑雖古,祠中陳列的詩詞書畫,卻是現代人對陸游的解讀和敬意。文廟是傳統的孔廟,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陸游住在這里時,還沒有它的蹤影。不過崇州文廟卻是極為稀罕的古建筑,高大的木結構牌樓斗拱,造型繁復精美,其中,竟然沒有一根鐵釘,全用木榫連接,堪稱奇觀。在罨畫池轉了一圈,留在我心中最深的印痕,還是陸放翁的詩跡,他的詩歌意境,復活在生機不衰的古老園林中。

      (編輯:孫菁)
      會員服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青娱乐在线国产中文字幕免費資訊| 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av三级|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无码视频在线播放一二三区| A最近中文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超碰97国产欧美中文|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