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陳樂民作序的《來日方長》由上海世紀文景公司出版,《來日方長》是法國著名哲學家阿爾都塞晚年反思一生所作的自傳。
此次出版的版本包括《來日方長》與《事實》兩部文稿。阿爾都塞從自己的立場與角度,回顧、反思了自己的成長與學習及研究經歷,并詳細而深刻地分析了自己與妻子的情感關系。1980年,阿爾都塞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但被法院以“不予起訴”處理,因而在1985年,阿爾杜塞在精神極度疲憊和痛苦中著手寫這部把自己的一生和盤托出的自傳體“懺悔錄”。他在“卷頭語”中說,假如要受審,這本書就是他在法庭上的陳述詞;由于“不予起訴”,他又不愿意把自己包藏起來,所以決意把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
此外,從書中不僅能夠深入地理解阿爾都塞其人,也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學術學說,同時,亦能窺見當時的巴黎高師與整個時代的精神氛圍。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是哲學家的“搖籃”,本世紀不少稀奇古怪的新思想多出于此。
阿爾都塞被譽為“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奠基人,也是福柯的老師。已故學者陳樂民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巴黎開會,與阿爾都塞交談過一個多小時,主要探討“文化大革命”。陳樂民在1999年寫過關于本書的文章,此文也成為本書序言,名為《需要學會“懺悔”》,他認為這本書“重在敘事,沒有那么多深奧的新哲學概念”,因而易懂,陳樂民讀后的突出感想是:“人是需要學會‘懺悔’的。‘懺悔’就是勇于如實地剖析自己。同時對于別人真誠的自責,也不要苛責;因為誰都難免有自己的一段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非常時期’。”
陳樂民當年邀請他的老友、資深翻譯家蔡鴻濱翻譯本書,如今,陳樂民“已歸道山”,蔡鴻濱在譯后記中動情地寫道:“沒能見到我們一起寫的書;也不知那位同學今在何處,但愿他能見到半個多世紀前同窗舊友搞成的這本小書。”負責校訂的陳越,曾編譯《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是國內重要的阿爾都塞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