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強國際合作,建設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太湖文化論壇第二屆(杭州)年會日前在西子湖畔舉行,此屆論壇從文明進步的高度,邀請了全球各界人士 共商生態文明建設大計,以推動全人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共同應對全球性生態危機。論壇圍繞生態文明的內涵、生態文明的科學理論架構和核心觀念 及生態文明的發展前景進行了交流對話,總結歷史經驗,研討工業文明的歷史功績和固有弊端,探索人類文明進步的特點與規律,從整個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審視 過去的理論研究,從而革新現有的文明理念、促進生態文明理論的提升,催生人類新的文明,促進世界和諧,構建公正、合理、穩定的國際新秩序。出席論壇的幾位 文化界人士就論壇主題闡述了各自的觀點。
范曾:必須依循宇宙的本體
我們必須依循宇宙的本體,使人類的欲望和自然提供的可能保持一個合適的比例。物質主義的鼠目寸光,使人類集體盲動,正加速地損耗著資源。人類本 來誤以為節衣縮食的農耕時代轉化為提前消費的后工業時代,天國的樂園便會出現在當下的人間,然而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海嘯卻正是整個世界經濟多米諾骨牌坍 塌的信號。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已然證實了上述觀念。當人類欲望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之后,再使魔鬼就范,就會十分困難。
蘇叔陽:人類不是萬物之主
生態文明是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之后人類的第四個文明階段。在生態文明時代,萬物均以自己內在的規律運行,彼此成為不可或缺、互為依 存的有機體。人類不是萬物之主,而是萬物內在規律的發現者,是協調彼此依存秩序、方式、方法、手段的創作者、運行者、協調者。只有做到這一點,人類才能從 自在狀態進入真正的自由狀態,才會從幼稚歷經磨難而長大成熟。這才是先賢所追求的完美的個體和人類的群體,才不辜負我們所生存的這個蔚藍色的星球。孔子理 想的人是君子,他的美德核心是“仁”,而“仁者愛人”、“泛愛眾”就是要我們愛惜一切生靈,尊重所有生靈的權力。“和而不同”才是和諧,才是我們理想的社 會。老子說“道法自然”,只有尊重自然內在的規律(道),循此而行,才是理想的生活。莊子說人和一切生靈和合共處,互相嬉戲,才是最佳最美的生活。他還規 定了許多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戒律,雖受限于農耕時代的生產水平,但對理想社會的生存環境作了詩意的遠眺。中國的哲學充滿了活潑的率性,是詩情畫意的哲學。雖 然,各位先賢還沒有創造出“生態文明”的全部理論乃至概念,但在2000多年前已經生動地說出了生態文明的境界,并且指出那就是人類所追求的理想的終極社 會。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需要做的就是沿著各位先祖們開辟的生態文明之路,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達到更高的水平,進入一個全新的境 界,最終實現人類的真正自由。
劉潤為:建設一個“節儉的國度”
節儉文化是與西方消費主義文化相對立的一種文化。對中國來說,提倡節儉文化既是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國際社會提升軟實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節儉不是忍饑挨餓、不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而是把人的物質消費定位在保障健康的水平上。事實證明,過度消費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未來 人類生活的理性選擇應當是縮小剪刀差,將過度消費的那一部分降下來,把正當消費不足的那一部分補上來。如此一來,這個地球也就成了國與國和諧、人與人和 諧、人與自然和諧的世界。數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崇尚節儉、反對驕奢淫逸。3000多年前,周武王之所以伐紂,是因為商紂有兩大罪行:一條是坑害百姓,另 一條就是暴殄天物。在資源緊缺的今天,無論是什么人,都沒有揮霍浪費的權利。我們當然要加快發展經濟,但是要把錢用在固本強基上,用在那些需要改善的群體 的民生上。世人皆知,美國是一個“消費的國度”。如果我們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節儉的國度”,那將是對全人類的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