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城外》(鷺江出版社)是福建女作家賴妙寬繼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長篇傳記小說《天堂沒有路標》之后的又一長篇力作。小說以農村婦女葉莧菜(葉莎莎、“莎婆”)的悲劇命運為線索,深入開掘香州近郊的田中央村的變遷歷史,表現了60多年來我國城鄉關系變革的進程:既寫出前40多年城鄉分離造成的種種問題、產生的諸多悲劇,也寫出近20年來農村尤其是城市近郊農村的城鎮化變革以及變成“居民”的農民們的種種不適應、不自在。
葉莧菜是田中央村支書的女兒。當這個樸實、單純的農村姑娘在香州二中讀初中并因中長跑成績出色被選進田徑隊時,她的面前也曾展現過美好燦爛的前程,但是由于她的農民身份,前程一下子黯淡下來,按照不容商量的城鄉有別、居民與農民有別的“政策”,她被請出香州二中和市田徑隊,送到與田中央一山之隔的鄉村中學繼續她的學業。莧菜不接受這個現實,輟學回村。后來,她又不顧父母的反對,嫁給同村的“軟母”葉水木,闖蕩商海,發了點財,成了“葉莎莎”;再后來,又因葉水木勾搭上了一個川妹子而與其離婚,在江湖間打打殺殺,放蕩起來,成了遠近出名的“莎婆”;最后,因看不慣遷居石城的葉水木比她有錢,還打算回村當村干部,殺意頓起,從外地弄了個遙控引爆小炸彈,將葉水木一家三口炸翻于香江大橋之上,成了殺人犯。我以為,葉莧菜的悲劇經歷對于我們反思60多年來城鄉關系變革的進程,是很有警醒意義的。
作者最后用了1/4還多的篇幅寫了田中央變成“在水一方”的故事。香江上的虎渡橋建成通車了,香州市區與田中央交通方便了,在加快鄉村城鎮化的大背景下,開發田中央成為必然的趨勢。于是開發商適時地把昔日的田中央開發成時尚的住宅區“在水一方”,而此時葉莧菜已因殺人罪被執行槍決,“在水一方”的中心人物變成了諢號“棍錘”的葉必成。“棍錘”原系田中央一霸,借“二中隊”收取“保護費”;要求入黨不成,雇兇打傷了村支書葉武榮。“在水一方”建成,他又混了一個“業主委員會副主任”,并在抓賊的搏斗中負傷,成了見義勇為者。這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人物,可惜這一部分情節尚未充分展開,否則“棍錘”的形象將更豐滿更典型。更發人深省的是,小說還寫了住在“在水一方”的剛剛取得居民身份的農民們找不到北的精神狀態。他們有了房(有的甚至分到20套房),有了錢,卻不知道怎么生活。俊杰賣了三套房,成天吃喝玩樂,和臺商比賽著捧歌星。作者借香州刑警中隊指導員的嘴說了這么一句話:“本來城市化進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可農民還沒準備好,就變成了悲劇。”一語破的!
小說在藝術上也有創新之處,諸如,以遙控引爆裝置于橋中爆炸開篇,再追敘破案及犯罪原因的懸疑式寫作手法,敘述中斷與敘述繼續相結合以及融入閩南方言粗鄙一面的敘述風格,版塊切割與線索勾連的結構方法,粗線勾勒與細節描繪相結合的人物刻畫手法等。賴妙寬曾以漳州市芝山鎮鎮長助理的身份在漳州市郊農村長期深入生活,積累深厚,加之20多年的創作實踐,創作心態又比較放松,因而這部小說的成功并不讓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