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舞蹈>資訊

      【大視野】解碼英國舞蹈發展引擎

      時間:2013年10月28日 來源:中國文藝網 作者:
      0

        略窺英國藝術資助策略

        英國舞蹈藝術正在迅速發展,受眾也在不斷增加,新生代舞蹈藝術家正漸漸成長起來,《舞魅天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舞動奇跡》(Strictly Come Dancing)、《英國達人》(Britain's Got Talent)等大量電視舞蹈選秀節目吸引了人們對舞蹈藝術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跳舞,全國各地的舞蹈訓練班人氣爆棚……英國舞蹈發展依賴什么力量得以支撐?舞蹈藝術看似繁榮的光鮮背后有著怎樣的尷尬?

      肖伯娜·葉婭辛舞團(受英國藝術委員會資助) 《對位法》英國倫敦薩默塞特府 pinn 攝

      阿庫·漢姆舞團(受英國藝術委員會資助) 《上升之路》 理查德·霍頓 攝

      馬修·伯恩 男版《天鵝湖》 比爾·庫珀 攝

        “說到‘英國舞蹈’這一話題,容易讓人產生疑惑。例如在中文語境中,不同的人可能對‘英國’這個概念有著不同的理解。在這一點上,連我們英國人自己都含混不清,其他國家的人怎么能不迷惑呢。我雖然出生于加拿大,但我父親是蘇格蘭人,我母親的家族則來自英格蘭。假如蘇格蘭人聽到中國人把‘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叫‘英國’,他們的心里一定會有想法。半個世紀以來,英國的藝術資助體系也一直在這個問題上感到困擾。”日前,應邀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講座的英國密德薩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教授、密德薩斯大學表演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多夫·班納曼用英國式的嚴謹的幽默,引入了英國舞蹈藝術資助這一復雜的話題。

        英國藝術并非主要由政府出資,藝術委員會常常被政府“掐著脖子”

        “對中國人來說,藝術事業由政府出資也許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英國卻并非如此,我們并不把給藝術事業提供資助的各種資助機構、藝術委員會(以下簡稱‘藝委會’)視為政府部門。”班納曼透露,在英國有一條“保持距離原則”,即他們認為像英國廣播公司這類機構不應納入政府體系,而應與政府疏離。“有時候,我覺得藝委會的處境就像是被政府緊緊地‘掐著脖子’,所以藝術資助體系難免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曾經擔任政府的藝術顧問一職十余年的班納曼直言多年的任職感受。

        正如班納曼開門見山以英國稱謂的復雜引入英國藝術資助體系的復雜一樣,事實上英國復雜的國家構成狀況的確是導致英國藝術資助體系復雜現狀的原因之一。

        通常我們所說的英國實指“The United Kingdom”,全稱為“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一般譯為“聯合王國”。這個概念與中文的“英國”相近,但其內涵更廣泛,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大不列顛”(The Great Britain),特指英國本土大不列顛島上的三個部分,即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英格蘭”(England),特指聯合王國領土的主要部分,而常用語中用以泛指的“英國”。聯合王國所包括的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獨立的政治體系和不同的政治層級。

        2012年,聯合王國的總人口約為6300萬,而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英格蘭的總人口數為5300萬,蘇格蘭的總人口數是530萬,這個數字可能比大多數中國城市的總人口數還少,也比倫敦的人口數要少,威爾士的總人口數是300萬。班納曼指出,從中可見英格蘭人在聯合王國中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所以英國人常常將英格蘭和聯合王國等同而論,并不嚴格區分這兩個概念。

        倫敦是個在各方面都處于特殊地位的城市,這也成為英國藝術資助體系之所以復雜的另一個原因。班納曼總結,首先,倫敦的總人口在2011年已經超過800萬,幾乎相當于蘇格蘭、威爾士兩地的人口總和,統治地位不言而喻。再者,倫敦位于英格蘭,而英格蘭在整個聯合王國中也處于一個統治性地位。并且,倫敦作為首都,還是整個聯合王國的主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如同中國的北京和上海的合體城市一般。英國藝術資助體系從創建初期就與政府之間處于一種緊張狀態,至今依然如此,這種狀態未來如何變化仍未可知。

        班納曼介紹,在聯合王國,他們曾經做過多種嘗試,希望引導全國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更加均衡化。但是,隨著各地區對喪失地方文化認同的擔憂愈甚,中央政府也做出了相應的政策轉變,將權力下放到地方,尤其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這些構成聯合王國的主要地區。由此,原來的大不列顛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分化重組成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創意蘇格蘭(Creative Scotland,由原蘇格蘭藝術委員會改組而來)、威爾士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of Wales)這三個機構,加上新成立的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of Northern Ireland),構成了聯合王國目前的藝術資助體系。

        “英格蘭的舞蹈藝術發展實際上相當于整個聯合王國舞蹈藝術發展的引擎,而倫敦的舞蹈藝術發展又相當于英格蘭舞蹈藝術發展的引擎。”班納曼說。

        各地區的藝委會資助對象只面對區域內的藝術家和藝術機構,但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可能會有遷移。例如,威爾士誕生過許多舞蹈團體,但因為威爾士沒有那么多觀眾,藝術市場的消費力不足,且無法養活那么多舞團,所以這些團體就不得不遷至英格蘭。“所以坦白說,我覺得藝委會這一規定非常不合時宜,讓藝委會分化為更多的分支作用或許不大,但這是政府希望藝術能夠更加貼近民眾的考慮。”班納曼說。

        舞蹈是最昂貴的藝術,最依賴資助卻最難得到資助

        據班納曼介紹,英國大概有兩大資助體系。一個更具全球化視角,資助項目面向整個歐盟。另一個則是與之相對的區域化體系,向當地的藝術機構提供資助。因此藝術家們不論是選擇旅居、巡演或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展示他們的藝術創作,還是選擇定居當地,都有相應的資助體系為其提供資助。資助體系為旅居在外或出外巡演的藝術家和舞蹈團體設立巡演基金,如果一個英格蘭舞團來到蘇格蘭演出,可以向巡演基金申請資助,但是主要的資助來源很可能還是來自于英格蘭一方,畢竟英格蘭人口眾多,資助預算也更多。

        但是,并非所有的舞蹈類型和舞蹈項目都會獲得資助,一些尚未成熟的舞團或是社區舞團可能會從地方政府機構獲得資助,或者是完全自力更生。另外有一些舞團屬于完全的商業性質,沒有任何來自政府的資助,完全憑借商業演出獲得運作資金,這樣的情況在戲劇和音樂中更普遍,而對舞蹈藝術來說則不是那么常見。

        “舞蹈藝術可能是最昂貴的藝術種類,因為要創作一部舞蹈作品,至少需要一個有特殊設備的工作室,比如適合舞蹈的地板、良好的供暖和空調、足夠的鏡子、必需的音響設備等,以及付給舞者和相關工作人員的薪酬。而假如是一個作曲家,可能就只需要一臺鋼琴,或一臺電腦,或僅僅是一臺蘋果手機就能完成作曲,如果是寫戲劇劇本,可能只需要坐在家里用紙筆或電腦寫作。”班納曼說,舞蹈藝術的這種特殊性提高了舞蹈藝術組織從政府獲得資助的難度,因為這意味著政府資助舞蹈需要拿出更多資金。正因為舞蹈創作需要大筆投入,使得舞蹈藝術者面臨的挑戰更大,更加難以維系,因此成了實質上最依賴藝術資助體系的一門表演藝術。然而事實上在英國,舞蹈藝術恰恰是獲得資助歷史最短的一門表演藝術,其他類型的表演藝術反而有較長的被資助歷史。

        除了藝委會資助外,各地的藝術機構和藝術家也會努力尋找多種資金來源。例如,對于薩德勒斯·威爾斯劇院(Sadler's Wells)來說,藝委會提供的資助大概會占到總收入的14%到15%左右,劇院還會從其他地方獲得資金,比如美國運通公司就是其贊助商之一。班納曼透露,如今有的大學也成了藝術家和藝術機構的資助者,像他所在的密德薩斯大學就有一些資助項目,但是申請這些資助項目的藝術家和藝術機構還必須從其他地方獲得資助。

        藝術是尋找自我、聯系世界的媒介

        ○提問:當下中國的舞團越來越多地亮相英國并引起反響,比如前不久的陶身體劇場。作為對現代舞有著深入研究的學者,您怎樣看像陶冶、沈偉等中國舞蹈藝術家?

        ●班納曼:比起一個舞蹈藝術家的國籍,我更關注的是這個舞蹈藝術家的個體,我想這跟我在英國生活多年的文化背景有關。我能從沈偉、陶冶等中國舞蹈藝術家的作品中發現一些獨特的、不同于西方的內容,但是我不確定自己能夠將這些不同歸納為“來自中國的舞蹈”。或許十年之后,西方國家會對這個問題有更深的理解,或許現在的許多年輕人當中會有人編出經典的作品、寫出經典的著作,讓我對這個問題產生更深刻的理解,讓我能夠明白什么是“來自中國的舞蹈”,但是就目前來說,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提問:英國人對于武術、戲曲等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是怎樣的?

        ●班納曼:事實上,可能很多英國民眾對中國傳統文化并不了解,因為許多人對中國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環境并不了解,所以他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項目也沒有很深的認識。其實藝術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我們認為英國大多數人并不關心藝術,也很少主動接觸藝術。但是我們正通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地了解中國。或許我不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好人選,因為我對英國國民對待藝術、對待外國文化的態度感到灰心,英國人的思想還是過于狹隘。或許英語國家的人在學習外語方面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學生,因為他們出生長在英語國家,帶有沒來由的優越感。

        ○提問:從2009年至今,通過與北京舞蹈學院的跨藝項目,您對項目中的編導、舞者等的表現有哪些看法?

        ●班納曼:在這四年來,跨藝項目中的舞者有很多變化,他們不僅僅在項目中成長為與以往不同的舞者,也成長為與以往不同的個人,其中的幾個人甚至在整個思想方面有了更大的改變,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編導同樣有巨大的變化,但是我仍然從中看到了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這有可能是他們的國籍認同、文化認同,甚至是他們以前作為舞者的影子。從另一方面來說,英國的民間舞蹈和中國的民間舞蹈或者是兩國的芭蕾舞之間可能有更多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無關乎它們存在于哪國,促使這些共同點產生的可能是別的一些因素。

        在西方,大家通常把創造力、原創性、想象力看得很重,有的時候我也會反思,我們是不是把這些東西看得太重了,以至于淡忘了歷史和現有的知識體系?我認為在我們的教育中,歷史和知識的傳承應當得到更多重視。研究者當然需要創造力,但同時還應該理解研究對象的來龍去脈與規矩方圓。我認為西方有時候過于注重表現個體,忽略了繼承和整體。

        ○提問:那么你們如何平衡繼承和創新這兩極呢?

        ●班納曼:每一次革新都是為了打破某些舊傳統,崔士·布朗為什么會創造出那樣一套動作體系,是因為她反對瑪莎·格萊姆的那一套,如果沒有格萊姆體系,那也就不會有崔士·布朗體系。所以繼承和創新是一體中的相對兩極,就像中國人所說的陰陽、八卦一樣。在英國,剛開始接觸放松技巧的一輩人其實在此前就擁有扎實的訓練功底,這是非常理想的。但是當他們將放松技巧教給那些還什么都不會的年輕舞者,就讓我們有所擔憂了,因為這些年輕舞者還不知道什么是緊張,如何理解放松。

        ○提問:英國有多少所開設有舞蹈教育的高等院校?大概占英國大學總數的多少?

        ●班納曼:資料上說目前英國大概有30所大學開設了舞蹈教育課程。但要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比較難,因為很多學校開設的是表演藝術系,這類院系的課程設置可能包括一定的舞蹈訓練,但是他們不叫舞蹈系。在綜合性高等院校之外,還有兩種不同的機構也提供專業的舞蹈教育,一種是舞蹈學校,另一種是音樂學院,它們主要訓練職業舞者,近年來音樂學院也開始向這些畢業生頒發學位證書。綜合性大學的舞蹈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專業舞蹈演員。另一個可能會令人不解的是,英國的教育體系與美國不同,我們的學位設置沒有BA(文學士)和BFA(美術學士)之分,只有BA。如果算上開設舞蹈教育的音樂學院,全英大概有35所高等教育機構能夠提供專業的舞蹈教育,能夠為畢業生頒發BA學位證書。不過這個數字也不絕對,因為目前政府正在試圖合并其中一部分音樂學院。

        (感謝中國藝術研究院在讀碩士研究生宋敏芝對本次報道的幫助)

      (編輯:蘇銳)
      會員服務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中文字幕国产|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1级在线|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变态SM天堂无码专区|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偷自产短视频中文版|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