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裝點著國標舞藝術表演的舞臺
——北京舞蹈學院社會舞蹈系國標舞專業創作劇目匯演在京舉行
摩登創編舞《地鐵四號線》
藝術表演雙人舞《再別康橋》
“震撼,太震撼了!”這是觀眾在觀看完今年1月北京舞蹈學院社會舞蹈系在學院沙龍舞臺進行的一場國標舞創作劇目的匯報演出后發出的感嘆,這是觀眾對這次國標舞專業全新挑戰的肯定和認可。
國標舞專業的同學們通過各種形式用國標舞的語匯演繹了自己的創作劇目,謝幕時博得了雷鳴般的掌聲。在文化多樣化的今天,國標舞不再局限于競技賽場,不只擁擠在常規賽的獨木橋上,舞者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通過藝術的手段和對各種不同人物的演繹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看法,通過藝術的創作擁有更大的藝術表演的舞臺。北京舞院社會舞蹈系主任韓美玲表示:“我們一直在追求國標舞競技和藝術表演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國標舞作為一種外來舞蹈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應該立足于本土文化,本著‘洋為中用’的原則,努力探索國標舞本體技術和審美意識的價值所在,尋找國標舞在中國的發展特色,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標舞藝術發展的道路,我們才能擁有更廣闊的未來。”北京舞蹈學院社會舞蹈系對國標舞專業的學生正是從競技和表演雙向進行培養,這次國標舞創作劇目的匯報演出,讓國標舞專業的學生更加深刻理解了國標舞不只是單一的技術表達,而是可以達到更高藝術層面的舞種之一。
近年來,北京舞蹈學院的國標舞教學十分注重國標舞的文化性和藝術傳播功能,在學習國標舞競技技術的同時,重視開發該舞種藝術性的審美價值,在練習競技套路的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表演天賦,創作富有真摯情感的藝術作品,從而提高國標舞專業學生的綜合舞蹈文化素質與藝術水平。
在這次劇目課匯報中,雙人舞作品《再別康橋》在創編中將人物細膩豐富的情感與國標舞元素相融合,呈現了徐志摩與林徽因唯美的愛情故事。正如那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表達了徐志摩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留戀,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舞蹈表現得真摯、雋永,畫面唯美,情感絲絲入扣。整個作品從林徽因撿到徐志摩的情詩開始,表現林徽因暗戀時的青澀、純真,到遇見徐志摩時內心的喜悅和害羞,再到兩人一起讀詩時的快樂、彼此喜歡,直到最后兩人分開,徐志摩無情的離去……
而另一個群舞作品《地鐵四號線》運用摩登舞語匯進行創編。北京的地鐵4號線就從北京舞院的門口經過,學生進進出出經常乘坐這趟地鐵,作品表現了現代都市人在每天乘坐的地鐵里發生的故事。這個作品充分運用了摩登舞中快步的元素,來表現在地鐵里快節奏的人群,上車下車、擁擠、搶座等一系列生活場景,感受著快節奏生活帶來的樂趣。因它貼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學生跳這個舞蹈時,就像在演繹他們自己的日常生活,既有生活氣息又有時代感。
這臺晚會中還有根據汪峰的歌曲《北京、北京》改編的群舞,舞蹈運用摩登舞的語匯反映了年輕人在追求理想路上的執著、艱辛與奮斗,還有根據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件創編的摩登雙人舞《廢墟上的婚禮》等作品,都是貼近生活,緊跟時代,表達了現實生活中人的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令人振奮,令人感動。
一名出色的國標舞者不僅要具備嫻熟的舞蹈基本功和高超的舞蹈技藝,還必須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藝術作品相結合,同時發揮豐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完美地將情感與情節表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在排練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漸漸明白,來自心靈深處的情感所帶出的動作是最感人的,最美的,而非一味地靠炫技來抓彩;在實踐中,學生們也更加體會到學習藝術表演舞對提高國標舞的綜合表現力和提升國標舞者全面的舞蹈文化有著很大的幫助。
在學習劇目課之前,大部分學生從來沒有跳過國標舞的藝術表演舞,對劇目所表現的意境和人物的情感都不能很好的領悟和理解,在排練過程中,老師就刻意要求學生們首先對作品進行認真深入的研究,理清劇中的人物關系與故事情節發展的脈絡,細心體會劇中人物的情感,理解人物才能更好地刻畫和表現人物。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開始,注重藝術表現力,增強藝術的視覺沖擊力,這也是藝術表演舞的精髓所在。
一個完整的藝術表演舞是由音樂和眾多動作、不同情節等因素組合而成的。一個較完美的表演舞不僅要能使觀眾有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還應該使觀眾得到心靈上的洗禮和升華。古語“文如其人”表達的是作家所做的文章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樣,藝術作品也是“舞如其人”,舞蹈反映的是舞者藝術理想的追求和自我審美的展現,我們要做的不是只會跳舞的木偶,而是人與藝術緊密結合的舞者。通過這次教學劇目的匯報,學生們充分領悟到國標舞競技性與藝術性融合的重要性,也讓學生總結出在今后的舞蹈學習中要在技術與體能的支撐下,追求更高的藝術層次。
北京舞蹈學院把“培養具備全面文化素養的學生”作為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不僅在技術上過硬,更要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認真挖掘舞蹈中的藝術表現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舞蹈表現能力。讓國標舞學生不僅能參加競技比賽,還能用國標舞語匯詮釋中國文學名著并反映當代生活,讓國標舞藝術以最大化的藝術魅力傳播東方的舞蹈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精神理念,此時舞蹈的意義,已不僅僅是在舞臺上的那一瞬間,它已成為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
(北京舞蹈學院社會舞蹈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