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作為2012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劇目之一,舞劇《徽班》在北京解放軍歌劇院上演。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安徽省副省長謝廣祥等觀看了演出。
“我也是一名戲迷,看戲30多年了,這臺舞劇令我非常欣慰。”王文章看完演出后高興地說,我們的舞劇后繼有人了,希望大家堅持下去,成為最好的演員。
說起徽班,大多數人能夠想到的是200年前徽班進京衍生出國粹京劇的輝煌。然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徽班角兒們的悲慘遭遇卻鮮有人知。安徽省歌舞劇院精心打造的舞劇《徽班》正是以這樣的時代為背景,用當代藝術家的表達方式向百年前的末世徽班致敬。劇中人物無姓名,而是用“武生”“花臉”“徽女”“師爺”這樣的戲劇行當、特定身份來命名。“《徽班》想展示的不是那個時代的歷史,也不是徽班的歷史,而是書寫一個個鮮活個體生命的歷史,是人的歷史。”安徽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于洪杰說。
《徽班》是安徽省歌舞劇院借劇院改制之勢推出的,邀請到許銳、王舸、程遠等新生代藝術創作者加盟。整部戲從服裝到舞美都充滿戲曲元素,戲曲與舞蹈的結合令觀眾眼前一亮。“舞臺的布景簡單干凈,為舞者留出了更多的表達空間,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種留白藝術讓舞劇顯得特別純粹。”正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的羅露露說。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所副所長江東贊嘆說:“正是他們身上那種沒有框框、勇于探索的沖勁,為中國舞劇藝術吹來了一股新鮮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