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 2013年3月16日,下午2時30分
展期: 2013年3月16日至3月31日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地點: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北京朝陽區(qū)草場地155號A,100015
參展藝術家:安東尼·豪伊,大衛(wèi)·法雷爾,瓦爾瓦拉·沙嫵若,帕特里克·霍根
策展人:譚雅·江,愛爾蘭攝影畫廊
協(xié)調(diào)人:姬蓮,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贊助方:愛爾蘭文化署
愛爾蘭駐北京大使館
都柏林市議會
藝術委員會
攝影畫廊
“新愛爾蘭景觀”是與愛爾蘭攝影畫廊合作的一個特展,推介新一代愛爾蘭藝術家。此一重要展覽,從經(jīng)濟、政治、農(nóng)村和大都市等角度透視當代愛爾蘭。展出的作品為形塑了今日愛爾蘭社會的諸多復雜力量描繪出一幅強悍的肖像。
安東尼·豪伊探討了“凱爾特之虎”經(jīng)濟大崩潰是如何影響到景觀的。在豪伊的鏡頭里,“鬼屋”爛尾樓被重新塑造得像是怪異的“紀念碑”。該作品是愛爾蘭淘金潮的結束、及不受約束的發(fā)展帶來代價的一個證明,與中國的情況確切相關。
大衛(wèi)·法雷爾對景觀作出政治性的解讀。十多年來,法雷爾記錄下尋找北愛沖突時期因共和黨運動而“消失”的身體的現(xiàn)場。重訪這些僻遠的地方,法雷爾記錄了大自然怎樣開始消解所有曾經(jīng)發(fā)生在那里的搜查痕跡。
帕特里克·霍根略帶自傳性的項目,以一種親密的視角展現(xiàn)了他每一天的邂逅以及蒂珀雷里郡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他那不可抗拒、飽含深情的照片,傳遞著一種不確定的期待。借由謙遜和聚焦于地理景觀,霍根的力作廣泛地探討了愛、脆弱、衰老和失去等存在主義的主題。
沙嫵若從今天流動的都市人的視覺語言切入,探析剛結為姐妹城市的都柏林和北京。她正在進行的項目,“兩座城市的窗戶”,比照街道上的公共生活和從窗戶瞥見的私人世界。沙嫵若的作品展示了大都市生活的活力和多元,是對都市經(jīng)驗全球化的一個人性化的回應。
相關活動:2013年3月16日,下午一點半(13:30),在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第三展廳舉辦“新愛爾蘭景觀”導覽。講演者包括藝術家安東尼·豪伊、沙嫵若、帕特里克·霍根、策展人譚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