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經一年多的籌備,由四川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花椒欲望——管窺四川攝影30年攝影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原四川省委副書記、原全國政協常務副秘書長楊崇匯,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文聯主席郭永祥,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李前光,中國攝協分黨組副書記王鄭生,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陳黔魯,中國攝協副主席朱憲民、王文瀾、鄧維、羅更前、張桐勝,四川省攝協主席王達軍、副主席兼秘書長賈躍紅,本次展覽策展人陳小波、楊大洲以及參展作品作者、特邀攝影家、批評家等數百人出席開幕式。
四川攝影人活躍的創造力和不斷擴展的影響力是該影展的初衷。王達軍說:“這個展覽有回顧、有自我反省,是一個總結,更是一個新的開始。”至于為什么起“花椒欲望”這么一個麻味十足的名字,王達軍笑著解釋道:“因為麻是四川獨具特色的味道,用花椒這個詞是為了讓大家能立刻聯想到四川這方福地沃土,欲望代表了四川省攝影家對藝術無限追求的愿望。”
本次展覽展出了30位四川攝影家,包括6位在京四川籍攝影家的108幅作品,它們都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家所拍攝的歷史風貌和人文景觀。展覽以“當代攝影”(29幅)、“風光攝影”(29幅)、“紀實”攝影(50幅)三類形式呈現。不僅展出的是攝影人的態度、行走、觀看,更可以把四川攝影作為中國攝影一個相對獨特的地域化樣本,在業內分析、研究中不可或缺。
在展覽籌備階段,策展人邀請到了吳硯華、李樹峰、劉樹勇、胡武功、楊大洲、柴 選、王久辛、何吉賢、藏策、文赤樺、鞏志明、那日松等文藝及攝影理論批評家和攝影家來川觀看四川攝影家的作品,并從眾多攝影家里最終遴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30位。當他們的作品匯集到一起時,作品所承載著的巨大內涵和巨大力量令人驚嘆。文化人類學與社會學學者文赤樺說:“這是一群中國攝影史學家和評論家不可忽略的攝影人。”
眾多攝影評論家認為,“30年來,在中國攝影界一系列標志性的事件中,四川攝影師的名字總會出現。王達軍、王建軍、呂玲瓏、陳錦、李杰、林強、金平、陳家剛、袁學軍、程玉楊、胡金喜……他們始終處在有效的、具有創造力的拍攝狀態中,也經常出現在讀者、批評家和研究者的視野之中;他們的作品可以代表當下攝影的高度,領一時風騷,而且都具有各自的標志、邊界;他們無疑是中國攝影界重要的一群人。”
策展人陳小波說,“四川攝影,在改革開放這個特定時期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攝影的影響力有目共睹。要理解中國30年來視覺文化的蛻變和發展,四川攝影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文本。他們在藝術或精神上的探求,已經成為當代攝影發展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段落。我們借‘花椒欲望——管窺四川攝影30年’呈現四川攝影家的作品,更借此梳理四川攝影的歷史。梳理四川攝影的歷史也就是在梳理中國攝影的歷史。”
展覽將持續到2012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