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晚,首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在湖南長沙落下帷幕。從2010年8月啟動至2011年12月2日圓滿落幕,大賽共收到全國各地和海外63個國家或地區華人華僑參賽作品12萬件,大賽官方網站點擊量已達560多萬人次,最高日點擊量達10萬多人次,本次大賽被詩詞楹聯界稱為中國詩詞楹聯發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義,是詩詞楹聯走向復興繁榮的“分水嶺”。
????首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是由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旨在回歸傳統經典,弘揚詩詞文化,讓更多的詩詞愛好者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新時代古典詩詞。
????此次大賽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大陸的詩詞愛好者投稿踴躍,港、澳、臺地區以及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也積極參與。至截稿日止,大賽一共收到作品12萬件,創下同類賽事收稿最多的紀錄。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湖南省詩詞協會會長趙焱森興奮地說:“這次大賽將成為中國詩詞楹聯發展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繁榮探索一條新路。”
????首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如何贏得如此廣泛的影響力和人氣?詩詞楹聯將會由此走向復興嗎?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網絡打開了創作空間
????曾經有人預言,網絡將成為純文學的墓地,古典詩詞在網絡世界中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然而在長沙舉辦的首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收到作品12萬件。更令人驚嘆的是,大賽以網絡投稿為主,占來稿總量的85%。目前已有超過560萬人次登錄瀏覽大賽網站。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組委會也比較忐忑,畢竟全程采用網絡平臺運作,這在全國來說尚屬首次,但是最后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績。”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湯厚松告訴記者。現代科技手段與古典詩詞結合所迸發出的火光,是這次大賽的一大亮點,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在現代科技手段面前,現代科技如何為古典詩詞提供空間,并對古典詩詞進行改造?
????記者在互聯網上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目前凡是有文學BBS的地方就能找到古典詩詞欄目,聊天室也成為網絡詩人每天即興吟詠交流的場所。其中以天涯詩詞比興、榕樹下的詩詞曲賦、中華詩詞網、國學網、中華國粹網、九天文化網等最為鼎盛,其次還有數十家有名的詩詞論壇,還有專業的楹聯論壇——聯都網等等。
????對此,趙焱森向記者談了自己的看法:“曾經有很多人不看好詩詞在網絡中的生存。然而綜合考察各大詩詞網站,可以發現實際網絡中的古典詩詞不但沒有消亡,反而有了明顯的復興跡象。這種現象多多少少糾正了我們以前的一種誤解,反而是網絡給古典情結提供了一個特定的空間,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更無功利趨向的空間。”
????有學者指出,網絡的普遍性、公眾性和互動性,降低了過去古典詩的“高門檻”,這些都給古典詩詞帶來了更好更多的發展機會。從1996年到現在,古典詩詞創作在數量上突飛猛進。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前后,為宣揚中華文化,各地舉辦了各種古典詩詞大賽,其中“為奧運喝彩,我們的文明網絡詩歌大賽”45天里即收到一千多位作者的3000余首詩詞。此次中國百詩百聯大賽更有10萬首作品為網絡投稿。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