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正在野外采集樣品
眾所周知,地球上最大的一次滅絕事件發生于2.5億年前,但該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卻無從知曉。最近,來自美國與中國的聯合研究團隊提供了這一事件的時間與滅絕率。來自卡爾加里大學的Charles Henderson博士說,這是迄今為止首次提供準確大滅絕事件滅絕率的研究。95%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生生物在二疊紀末滅絕事件中消失,那個時候地球僅有一個超級大陸——盤吉亞,包括了從沙漠到森林的所有生境。之后,四肢動物(包括原始兩棲類、爬行類等)開始繁盛。
研究者利用測年技術分析了從中國華南到西藏的多條保存完好的沉積剖面后,認為二疊紀末大滅絕在2.5228億年前達到最盛,并持續了約至少20萬年時間,大多數生物是在這其中的2萬年內消失的。Henderson說,研究數據能讓我們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物理與生物變化,這些記錄告訴我們“改變”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但生命確實能從滅絕中再次復蘇。關于滅絕事件原因,以及生物死亡機制的爭論仍在繼續,包括全球變暖、血碳酸過多癥(hypercapnia)、陸地干旱、森林大火等。此次研究顯示,海洋生物與陸生生物幾乎同時滅絕,而誘因是西伯利亞火山巖省噴發過程中出現的大量二氧化碳含量。Henderson對牙形石的研究也驗證了這一觀點。(化石網/歆塬編譯)
下一頁推薦閱讀:太空性愛面臨五大難題
12345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