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翔濕地生態攝影展將于11月26日(周六)在展廳正式開展,預計展到2012年1月末。此次攝影展主要為兩個主題:“大美的內陸濕地”、“正在或已經消失的內陸濕地”,展出作品共60余張。
為了配合攝影展的展出,我們決定于11月26日下午舉辦一場周海翔濕地生態攝影講座,請周海翔老師配合大量精美的濕地照片,和大家分享他在濕地生態保護過程中的寶貴經歷、如今濕地生態所遭遇的嚴重問題以及他的攝影照片故事。
歡迎有興趣的人前來傾聽和共同探討。
著名攝影家周海翔
周海翔作品:
講座信息:
時間:11月26日(周六)下午2:00 — 4:30
地點:松下北京展廳(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87號新光天地5F)
主講者:周海翔
講座內容:
濕地是位于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征植物,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
作為一個生態研究與保護的工作者,周海翔將其對濕地的理解與熱愛,完全傾注在其攝影作品當中,記錄并向人們展示著大自然的今天與過去,并以他特有的耐心與執著,完成了多個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生態保護項目。由他來講述在濕地生態保護過程中拍攝的照片背后的故事。
主講者介紹:
周海翔,男,漢族(59年生)
首屆中國攝影教育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原美能達中國首席攝影師,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遼寧省環保志愿者聯合會副會長,兼中科院《人與生物圈》雜志記者,沈陽理工大學生態研究室主任。
周海翔以生態攝影見長,特別是在野生動物攝影及其保護方面業績突出。
六次在眾多自愿者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瀕危物種及其它生態保護項目。
2006年其項目獲“福特汽車環保獎”。
被授予 “沈陽市06年度最佳環保市民獎”。
2007年入選“中國當代十大環保人物”。
2008年入選遼寧省杰出環保人物。
連任中國國家地理 “飛羽瞬間”全國鳥類大賽評委。
2010年在日本召開的COP10生物多樣性簽約國會議上做了“促進濱海棲息地保護及遷徙鳥類管理”的報告。
先后參加了中科院人與生物圈對渾善達克沙地、阿拉善盟、五大連池、興凱湖、臥龍、九寨溝、蛇島、老鐵山、塔里木河流域、西鄂爾多斯、秦嶺牛背梁等多處的生態科學考察。
報名聯系電話:010-65331271
報名聯系人: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