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狼后虎 卡片機現狀面臨尷尬
周圍朋友用手機拍照的越來越多了,特別是有了蘋果iphone4后,連我自己拍照也不再用卡片機,而隨手拿起iphone4來拍照。究其原因是因為類似蘋果iphone4這樣的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已經直追卡片機,800萬像素/1200萬像素的比比皆是,而真對拍照質量有所追求的攝影愛好者往往會追求畫質更好的,功能更專業的單電/單反相機。
那為什么會出現智能手機漸漸替代卡片機的這種風頭呢,無外乎是卡片機的“便攜之王”的優勢在手機面前蕩然無存,而畫質本身也不是卡片機的優勢所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中搭配的攝像頭元件的性能在提升,這一來一往,卡片機被智能手機替代的趨勢確實越來越顯著了。
▲時尚化身史上最薄的索尼TX55卡片機
但這還不算致命之處,“發微薄”,是智能手機給卡片機最致命的一刀。“發微薄”背后暗含的意義是消費者內心所追尋的“即時分享”,手機借助3G網絡可以做到隨時的微薄分享,這個時候分享成為第一位,而畫質都是次要的。
我們假想一下,如果我們需要一個畫質像卡片機那樣好,又能像手機一樣方便可以隨時發微薄的手持設備,那么這個手持設備是在手機上改善畫質來得容易,還是在卡片機上加上觸摸按鍵通話元件來的方便呢?無疑是手機更容易,裝上潛望式鏡頭就可以了。所以卡片機必然不能和手機去拼這些。
絕地大反攻 卡片機未來之路三大因素
卡片機要想不被歷史淘汰,未來發展之路在哪里?我認為有三個因素需要解決。
▲佳能IXUS已你好色彩為口號抓用戶的眼球
第一,時尚裝飾性。作為一個便攜隨身的拍攝工具,如果在功能上已經不成為主要的,那么它的裝飾功能則成為用戶的優先考慮。卡片機一定要做的時尚漂亮,有品位。在這一點上卡片機比手機更有優勢。通過不同的材質、設計、甚至換殼等方式,可以讓卡片機和使用者的穿戴非常搭配,讓卡片機代表它的所有者的生活品味。在這方面做的比較成功的產品有佳能的ixus系列、索尼T系列和賓得RS1000系列。
第二、操作智能易用化。手機可以通過下載很多的拍著軟件來實現各類拍攝效果,這類軟件雖然超多,但因為是通用安裝軟件,提供的功能也比較單一,況且還需要自行下載,多少有一些不方便。卡片機上現在自動化拍照程度已經相當高了,有一些卡片機已經可以做到多場景的疊加功能,或者做到超高速的連拍,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但這些還都需要用戶來判斷之后操作設定。未來的方向一定是越來越智能,卡片機自行判斷場景的需求,自動考慮用什么模式拍攝,甚至一次拍攝很多種可能,讓用戶來確認自己想要的效果,或者用戶用語音來控制拍照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 樂高范兒的賓得RS1000
第三、依靠互聯網解決分享。相機產品自誕生以來相對是一個比較“向內發展”的產品,在追求高像素、高畫質的方向上一路奔跑,但在如何考慮人和人之間快速分享產品上的研發并不是很有力度。雖然現在有一些互聯分享的方式,無外乎是要通過電腦或者數碼相框等產品來解決,還是很麻煩。而絕大部分相機廠商都是日企,有一個行業協會在協調整體行業的發展,這也造成了相機行業的技術發展總是在被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我認為如果相機產品不在2012年底前加入易用的互聯網分享功能,卡片機真的有可能擺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了。
索尼剛剛發布的史上最薄12.2mm的TX55已經做的比iphone4小巧,外觀也很時尚,科技感十足。從中也能看到一些相機企業在思索卡片機的發展之路。我最后借用很流行的語句作為結尾:Hold住啊,卡片機!未來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