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媒體創新發展年會”在安徽省黃山市舉行
會議表彰了2012年度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6月22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中國書法》雜志社和安徽省文聯、省書協承辦的“中國書法媒體創新發展年會”在安徽省黃山市舉行。會議表彰了2012年度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在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進行第一次全體會上,趙長青做工作報告。他強調,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是由國內各家有較大影響的書法媒體組成的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大家資源共享、互通有無。成立一年來,按照《章程》賦予的職責,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基本職能,發揮組織、引導、服務、維權的重要作用,弘揚主旋律,取得的顯著成績。主要表現在:
第一、弘揚中華書法文化,傳播正能量,努力營造實現中國夢的良好文化氛圍。聯誼會堅持以鞏固輿論陣地為己任,立足于大局,找準了位置,放眼長遠,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在全社會營造出了弘揚書法的文化氛圍。突出宣傳中國書協以迎慶黨的十八大為主題的的系列活動;重點宣傳書法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系列品牌性活動,由中央電視臺網絡傳播中心制作并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從小寫好中國字,長大做好中國人”的公益廣告,有力地配合了教育部的書法進課堂的重大舉措,擴大了書法的社會影響力。同時策劃并正在制作《水墨中國》紀錄片。特別是今年四月二十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書法界舉行“心系災區、大愛雅安”大型賑災筆會,央視數字電視、央視書畫頻道及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等媒體,加強相互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及時進行重點集中報道,顯現出媒體聯誼的作用和優勢。
第二,以提高全民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為依托,書法類媒體百花爭妍。中國書法雜志社把握發展先機,率先創辦了中國書法手機報,《中國書法》雜志iPad版也于今天上線。
第三,以推出精品、推出人才為載體,書法媒體的主力軍作用更加明顯,越來越呈現出“集團化”優勢。配合中國書協和書法界的重大活動,及時并有深度地報道了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書協各專業委員會書法展、中國書協組織的中國書法進萬家、中國書法環球行等多項文化活動。
第四,以推動書法產業化發展為重點,書法媒體已經逐步成為書家作品走向市場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傳統書法藝術的內蘊十分深厚,書法作品與各種衍生品成為歷代文化傳播、交易、收藏的珍品,形成了文房四寶、篆刻印材、傳統裝裱等產業鏈。
當前,全國上下積極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文化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新主題,成為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宣傳書法藝術的社會影響力正在日益凸顯,這體現了社會各界對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工作的肯定、希望與期待。充分認識當前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黨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2013年度計劃做好幾件實事。
一、創辦中國書法媒體雙年展。計劃從2014年開始舉辦首屆,以后每兩年一屆。二、發布“中國書法行業排行榜”,其中包括最受歡迎的文房四寶十強排行榜、最具活力的中國書法之鄉排行榜、最受歡迎的當代書家作品排行榜、最具影響力的書法類好書等。三、創辦“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官方網站”,為全國各書法專業及相關媒體相互間的聯系、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和窗口。四、制定《進一步發揮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作用的意見》,重點明確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以及理事的工作職責,所應承擔的義務、擁有的權利,使聯誼會成為全體會員之家。五、加強聯誼會秘書處基礎建設,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大會期間,還舉行了《中國書法手機報》在聯通、電信開通,《中國書法》雜志iPad版上線儀式。吳善璋就新媒體發展態勢,特別是中國書法手機報,《中國書法》雜志iPad版上線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國書法手機報》實現了三網齊發,手機用戶全覆蓋;《中國書法》雜志由紙質邁進了電子時代。這兩個新媒體的發展,擴展了《中國書法》廣度和深度。伴隨著段成桂、趙長青、吳雪、聶成文、吉雷、周志祥、蔡寧共同開啟啟動儀,標志著《中國書法手機報》在聯通、電信開通,《中國書法》雜志iPad版正式上線。
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夢》吳雪書法長卷作品集首發儀式也同期舉行。作品集由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題詞,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協副主席蘇士澍題簽。以當代著名詩人嚴陣《中國夢》詩歌為內容,書寫而成的草書長卷,筆墨淋漓、氣象宏大。吳雪,安徽蒙城人,現為安徽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中國書協理事、安徽省書協副主席。他組織策劃了全國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書法大展、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等全國性展事活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展覽并被中國美術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等機構收藏。《中國藝術報》、《中國書法》雜志、《書法報》等均對其有專題評介。他的《中國夢》作品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書法創作,更是當代藝術家以書法形式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 關注時代,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與社會同步的一次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