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書法>資訊

      紫竹齋藝話(八十四)

      時間:2013年06月07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林 岫

          ●  文人表字有諧音一格。

        此法以同音換字,十分方便。聞之,可取美意;落筆,可書佳字。似同非同,似異非異,虛實生趣。

        清代書法家鄭興諫,字行健,名與表字諧音。行健,既取《易》之“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之美意,正好回避了原名“(大)興(進)諫”招惹朝廷不快的麻煩,還可以落筆書來佳字,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近代愛國將領馮玉祥先生,原名馮御香。因為自己嫌名字沾帶點脂粉氣,加之旁人亦覺得此名與馮御香先生本人的氣質作派相差太遠,故而權衡再三,覺得晚改不如早改,遂更改為馮玉祥,后以字行。“御香”與“玉祥”,即諧音換字。

        聽趙樸初先生說,海上詩書大家沈尹默先生,原名沈君默,因“君”字有“口”,與“默(沉默)”相戾,友人勸他不妨舍去“尹”字,索性改為“沈默(即沉默)”。沈先生笑道:“寧去口角,不舍尹吉”,遂去掉“君”字的“口”,留下了“尹”字,改名為“沈尹默”。

        按古代“沈、沉”相通。《墨子·非命》有“內沈于酒樂,而不顧其國家百姓之政”。鑒于“沈默” 即“沉默”,故有上述友人建議改“沈默”的說法。

        然而,沈先生乃文壇名儒,豈能輕易斧鑿己名?

        沈先生說“寧去口角”,意思是寧愿去掉下角的“口”。又說“不舍尹吉”,依筆者拙見,此語頗有深味。尹吉,出自《詩經·小雅》,謂中正美善的德行。從字面上看,“不舍尹,吉”可以解讀為“不舍 ‘尹’字, 吉利”。若以雙關體味的話,也可以解讀為“舍不得那中正美善的德行”。無論哪一種釋解,語意皆上好。

        沈先生又字“中”(正而不倚),亦取同樣的美意。

        沈先生號君墨。那是將原來的名字“君默”,換了個同音的“君墨”,既諧音換字,又巧用通借。

        按古代“墨、默”相通。《史記·商鞅傳》“殷紂墨墨以亡”,又《漢書·竇嬰傳》有“嬰墨墨不得意”,其中“墨墨”與“默默”,音同義同。讀者如果只見諧音換字,不知“墨、默”通借之微妙,亦是不解沈先生以“君墨”為號的風雅文心。

        前日參加書法作品評選,陜西有張姓作者以小楷書《史記·商鞅傳》,因“殷紂墨墨以亡”中有“墨墨”二字,被評委當作“默默”的誤書,列為落選。筆者當即以“墨墨”與“默默”相通告之,彼等不信。晚間席上,遂以沈尹默字號故實言之,彼等無言,料已心領神會。然小楷書已經落選,奈何,奈何。

        (1990年4月)

        ● 劇作家汪曾祺先生寫什么,什么都精彩。那部后來改編成《沙家浜》的劇本《蘆蕩火種》,曾經把當時的九州四野搞得風風火火,高潮不斷。他還寫小說寫詩,一寫,又佳作聯翩。僅那篇不過一萬兩千字的《受戒》,寫小和尚明海和村女小英子的初戀,就讓多少讀者深深感受到塵世間真美的存在,從此進廟步庵的目光好像都清純了許多。

        寫作余暇,汪先生做什么呢?唱京劇,哼昆曲,韻味十足。興致好時,也作書畫。其書畫,簡潔明快,遣興自娛,頗見文人書畫氣息。他畫畫,不慣設色,以素凈為主。想著畫什么,順手裁張宣紙,就著案頭筆墨,隨心所欲地涂抹一番。畫完,落款,鈐印,歪著頭,近看遠觀,然后一笑,起身往客人多的桌邊坐下閑聊,再不管剛才大作的去向,灑脫得很。

        筆者見過汪先生作書畫,他間時談笑,想畫就畫,不想畫就閑聊,不像某些“大師”拿捏端譜,弄得一旁伺候的諸位心驚膽顫,手足無措。汪先生儒雅如如,觀者輕松,大家融融洽洽,一如“取涼于扇,不若清風自來”,氣氛自然溫馨乃爾。

        聽汪先生說,他從小喜歡舞文弄墨,對書畫天生有親和力,這是“內因”。“外因”有二,一是受他畫家父親的影響,相信人對物若有感觸,可以怡情筆墨于紙,心照通靈;二是自己人生坎坷,經常居無定處,巧了,無論在哪兒,偏偏都跟畫畫連在一起。年幼在家,跟著父親畫畫刻印;上學,幾位老師都愛畫,自己也跟著畫花草魚蟲。當“右派”時去沙嶺子勞動,蒔種葡萄,就畫葡萄。在沽源馬鈴薯研究站,就畫馬鈴薯,畫過馬鈴薯的《圖譜》,品種有百十來種之多,堪稱“馬鈴薯圖譜之最”。后來種口蘑,又畫《口蘑圖譜》……反正只要想畫,伸手又能抓著筆墨紙硯的話,必定揮灑一番。

        最困難時,沒有書畫印章,怎么辦?弄點紅顏色,自己畫印章,聊以補白,盡興而已。沽源,原清代傳遞軍書公文的驛站,又稱軍臺,是西北道二十九處軍臺的首站,在張家口東北,兩三毛錢能買一大碗牛肉面的地方。清代官員犯了罪,敕令“發往軍臺效力”,多半從這兒開始流放之旅。汪先生畫馬鈴薯《圖譜》時,就用紅顏色畫過“軍臺效力”、“塞外山藥”等閑章,調侃遣興,自得其樂。他說,“張家口那邊管馬鈴薯叫‘山藥’,我們江南人叫‘洋山芋’,陜西叫‘地蛋’。如果按物稱名的話,山藥不是馬鈴薯,所以我給它取了個新名字:‘塞外山藥’。就像京津文人稱作‘墨丸’、‘筆床’的東西,我老家叫‘烏塊’、‘筆架’一樣,物有異名,雅俗共存,心照不宣,也挺有意思。”

        汪先生畫畫,時常想起他的父親,說他們父子倆就像親兄弟一樣,一塊畫畫寫字,一塊變著法子玩耍。聽汪先生講他老爸汪公的趣事,大家都特別開心。老汪公會吹拉彈唱,做風箏、糊燈籠、捕鳥捉蛐蛐,反正孩子們愛玩的,他全會。看他總能帶著一幫小孩,擁前簇后地滿處嬉鬧,鄰里都稱他“孩子頭”、“孩子王”。汪先生說,自己當時最愛看書學畫,著迷時,晚上讓蠟燭火苗燎去腦門前一綹頭發。第二天吃早飯,老爸看見,沒有訓斥,只是拿剪刀給他咔嚓咔嚓,留下一順兒短茬。自己覺得難看,生氣不理老爸,轉身要走,老汪公伸手拽住兒子,喊了一句“我那辰光也燎過剪過,不丑”,父子哈哈一笑,便萬事大吉。

        老汪公,名菊生,字淡如,號灌園生,工筆寫意兼擅,最愛畫花鳥,還能自己調制“極品印泥”,在當地頗有名氣。家里開藥店。長輩都坐堂行醫,老汪公本應該傳承衣缽,鉆研岐黃術,況且已經專擅醫治眼病,但偏偏傾心翰墨丹青。上門求看病的人多了,他打不起精神來,覺得天天為醫沒意思。上門求書畫的人多了呢,他興奮之后又嫌煩,拖著躲著,全然一副“債多不發愁”的樣子。老汪公刻印初宗浙派,中年后習治漢印,汪先生的評價是“我老爸算不上專精篆刻,但奇不離乎正,求刻印的人也不少”。

        當時的家庭教育不講什么科學方法,嚴父為師,通常都得用竹尺等家法鎮案,唯獨老汪公例外,對孩子不打不訓,一律放任自流。學畫寫字時,老汪公言教甚少,只顧低頭寫畫。讓兒子一旁觀看。兒子動手寫畫時,老汪公一旁觀看,偶爾發表觀感,說些建議,從不強行兒子亦步亦趨地跟踵其后。初學寫字,老汪公建議汪先生寫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楷書,后來又建議兒子兼習北魏《張猛龍碑》,說是“壯其筋骨,增其氣象”,確實很有眼光。他認為寫字必須入門要正。正什么?正骨格,正氣度。因為寫字還關系日后為人處世,如果入門不正,一心旁門取巧,寫得猥瑣茍且,一輩子做人都不得痛快。

        教育,原本就是循循善誘的事,寧可以童心,不可以世故之心;寧可平等親密如兄弟,不可脅迫威逼如君臣。這道理,容易明白,實踐不易,所以未必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出色的嚴慈恰好的父親。有位作家朋友曾羨慕地對汪先生說過“你童年攤上了個好老爸”,汪先生笑道“不,是攤上了個好‘孩子王’……”

        看來,老汪公的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不定真有些科學道理。汪先生就是這樣跟著這位“特能翻花樣,特能出玩點子”的父親長大成人,而且同樣堅韌樂觀,同樣永葆童心不泯,笑傲一生,最后艱苦地成就了自己文學和藝術的事業。

        (1994年8月)

      (編輯:單軒)
      會員服務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A最近中文在线|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天堂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