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屆的全國插畫藝術展交出了“答卷”。經過近兩年的籌備、作品征集、篩選和評審,2011第三屆全國插畫藝術展終評結果昨日在深圳正式出爐。來自國內各地19幅作品獲得四個類別的金、銀、銅獎。獲獎和入圍的近200余幅作品將于明年2月至4月在深圳、武漢、西安等地巡展。
全國插畫藝術展每兩年一屆,是對中國插畫行業的大檢閱。本屆全國插畫藝術展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體旅游局主辦,深圳市插畫協會和香港插畫師協會聯合承辦。深圳市插畫協會負責人張忠陽告訴記者,此次展覽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西安、長春、重慶、桂林、武漢等地作品2000多幅。經過初選之后,特邀請日本、上海、西安、武漢和深圳本土的業內專家于10至11日在關山月美術館進行了終評。
兩項金獎“抱憾空缺”
此次全國插畫藝術展共分為四個類別,包括廣告、品牌推廣類插畫,出版物插畫,多媒體應用類插畫和創作類插畫。不過終評之后,評委們一致認為,廣告、品牌推廣類和多媒體應用類插畫作品雖然在創作上較為用心,但作品核心的推廣性和應用性并不充分。最終,所有參展者與這兩項金獎“失之交臂”,這兩項金獎因此“抱憾空缺”。
蘇州作者劉鵬的《印象太倉》獲得此次廣告、品牌推廣類銀獎。記者看到,該作品是一張以“城市與文化”為主題的海報作品,采用中國水墨積淀的效果描繪了太倉作為武術之鄉,絲竹音樂之鄉,龍獅之鄉,橋牌之鄉,舞蹈之鄉等等的江南古城的特色。黑白水墨效果展現了城市的厚重與豐富感。
此外,多媒體應用類插畫的銀獎由來自西安的吝凱,憑借作品《綠野仙蹤》獲得。北京張文赫《星球人物設計》和長春鐘沛霖《十二生肖》則奪得銅獎。
傳統元素“令人驚喜”
盡管此次插畫展的廣告和多媒體應用類“差強人意”,但出版類和創意類作品卻令評委們感到驚喜。
傳統皮影和剪紙等元素令許玉安的《老鼠嫁女》很得評委“青睞”。作品也因此獲得出版類金獎。“這是一個經典的中國傳統故事,為了呈現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我用現代的繪畫方法結合中國傳統皮影剪紙民間藝術手法。希望呈現出經典且時尚的畫面效果。”許玉安這樣描述其創作理念。
“我心里總是住著這樣的女孩,尋不到她們的表情,就只是那么靜默獨立著,未曾期待誰的回首和愛,亦沒有濃烈綿長的熱情,只有一池清澈的眼波流轉。”出版類銀獎作品《女孩》的畫面線條簡潔,卻充滿張力。這是作者王爽對作品充滿感性的“注解”。
沒有商業束縛的創意類作品則呈現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該類金獎作品《日記》以圖形、文字和符號相結合的方式,記錄著“我”的生活瑣事和心理感受。當中,既有對逝去生活的追憶、對美好未來的遐想、對現實生活的理解,也有對藝術夢想的憧憬。夸張、幽默,令人忍俊不禁。銀獎作品《狼來了》以經典兒童故事《狼來了》為藍本進行改編創作,以水彩手繪為主,將現代主義和立體派的經典繪畫元素融于其中,體現了作者扎實的功底。
阮菲菲是此次獲獎者中唯一的“深圳代表”。其作品《DIVE》摘得創意類銅獎。流暢的線條、繽紛的色彩、將潛水中的意境呈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