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國民間剪紙集成》東北三省卷本啟動會議在長春召開。中國民協副主席、項目主持人喬曉光,項目負責人朱芹勤,黑龍江省民協主席王益章,秘書長王鐵峰,中國民協副主席、吉林省民協主席曹保明,吉林通化師范學院副教授王紀,遼寧省文聯副主席傅晨明、遼寧省民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夏秋以及張春穎、關云德等多名剪紙藝術家出席會議。
朱芹勤代表剪紙項目組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中國民間剪紙集成》立項、實施方案、卷本規劃情況和普查編纂要求,對剪紙集成的編選對象、普查采集作品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以及送審稿中光盤的內容作了詳細說明。由于全套集成計劃出版50卷,2015年之內要啟動30卷,她希望各省盡快作出詳細的工作計劃和編纂方案,以利盡快啟動。
喬曉光在講話中說,在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我們選定的22位代表性傳承人,現在有一多半已去世。目前全球化、現代化及城市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中國多民族鄉村的剪紙傳統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和瀕危的處境。東北文化屬于狩獵文化、漁獵文化、森林文化,一些民族的剪紙習俗已經淡化衰微,需要我們以搶救的方式發掘沉睡在多民族鄉村日常生活中的剪紙傳統。喬曉光強調,中國剪紙要從紙文明的高度來理解,把東北地區沉睡的文化發掘記錄下來,讓那些人數特別少的民族的文化傳統作為瀕危物種保護記錄下來。
經會議商討確定:黑龍江省啟動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的剪紙卷;吉林省啟動長白山滿族剪紙卷;遼寧省啟動阜新蒙古族剪紙卷。三省民協在會議后即開始普查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