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司司長趙暉在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落戶天津大學的儀式上透露,今年年內我國將啟動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評選工作。而隨著去年年底中國傳統村落名單的公布,這一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馮驥才眼中的“另一類遺產”,終于逐漸納入到國家保護的體系中。面對傳統村落迅速消失的現狀,“中國傳統村落”著眼于“盡量多?!?,第一批入選的村落就有648個。同時,專家也認為,對于這類獨特的遺產類型,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同樣重要,保護也必須與發展結合,如果不發展,傳統村落必然面臨著未來“被消失”的命運。
著眼在“盡量多?!?/strong>
2012年年底,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印發《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體系(試行)》,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等648個村落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推薦名單。
相比此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的數量明顯增加,范圍明顯擴大。中國傳統村落第一批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前五批的總數量。
2003年10月,原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隨后,在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相繼公布了4批,共有169個。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中國傳統村落的精華和佼佼者。如果把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比作擇優選拔的‘高考’,那么申報中國傳統村落就像資格達標的‘畢業考’?!敝袊强茣泵貢L、中國傳統村落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曹昌智說。
四部委的調查通知中對于傳統村落的定義為:“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
曹昌智認為,中國傳統村落沒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要求那么嚴格。這首先表現在兩者的保護級別有差距,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一個法定概念,基于《名城名村保護條例》,適用于立法保護;而中國傳統村落是行政概念,尚未納入法制軌道。
在具體標準上,中國傳統村落也要求較低?!爸袊鴼v史文化名村的法定條件是‘保存文物相當豐富,并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中國傳統村落無論在保存文物數量的程度和等級上,還是歷史文化價值上,都沒有如此高的要求,而是重在傳統文化聚落載體的完整存續狀態?!辈懿钦f。
“傳統村落的不斷銳減,需要國家進一步采取措施,擴大農耕文明的聚落載體范圍。”曹昌智認為,以中國傳統村落的標準,適合其的數量數以千計,這樣做的著眼點在于對傳統村落能多保盡量多保,盡可能多地留住我國農耕文明之根。
獨特的遺產類型
“中國傳統村落兼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特性,而且在村落里這兩類遺產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屬一個文化與審美的基因,是一個獨特的整體?!瘪T驥才認為。
“最先關注的是有形的物質性的歷史遺存——小型的地下文物到大型的地上的古建遺址,后來才漸漸認識到城鎮和鄉村蘊含的人文價值。”而對于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交融的傳統村落,馮驥才認為,聯合國以及世界各國都未予以足夠重視?!爸两襁€未見任何一個國家專門制定過關于傳統村落保護的法規?!?/p>
馮驥才認為,在過去的保護中,傳統村落曾被片面地歸入物質文化遺產范疇?!斑@樣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保護鄉土建筑和歷史景觀,忽略了村落靈魂性的精神文化內涵,徒具軀殼,形存實亡。”
在馮驥才看來,傳統村落首先不同于古建筑,古建屬于過去時,鄉土建筑是現在時的。在傳統村落的精神遺產中,不僅包括各類非遺,還有大量獨特的歷史記憶、宗族傳衍、俚語方言、鄉約鄉規、生產方式等,它們是村落中各種非遺不能脫離的“生命土壤”。
因此他認為,從遺產學角度看,傳統村落是另一類遺產。它是一種生活生產中的遺產,同時又飽含著傳統的生產和生活。因此,傳統村落的遺產保護必須是整體保護。
在《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體系(試行)》的三類標準中,除了村落傳統建筑評價指標體系和村落選址與格局評價指標體系,村落承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價指標體系成為一個獨立的指標。
保護的同時必須思考出路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周儉認為,傳統村落的保護必須思考它的出路,如果不發展,傳統村落必然面臨著在未來“被消失”的危險。
“出路就是指發展。”周儉說,一個活態傳統村落至今仍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它仍然在發展變化,同時在發展中,歷史也賦予了其獨特的傳統特征。
周儉認為,如果對傳統村落的保護不強調發展,結果它只能是沒有生命力的展品,另一方面傳統村落如果不發展就會被城鎮化現代化,結果是被破壞掉了。
周儉認為,現在傳統村落的狀況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沒有發展的條件,農耕仍是村民謀生的主要手段,貧窮、空心化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二是發展旅游,與此相伴隨的是外來人員的大量涌入,“而旅游肯定是傳統村落發展的路徑之一?!敝軆€說。
“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傳統村落都有發展旅游的條件,而且旅游發展的模式也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村落普遍的觀光模式,所以歸結是為什么我們現在只有旅游,而且主要都是觀光型的旅游?!敝軆€說,關鍵可能在于,農村的發展資源十分有限,這些有限的發展資源尚未納入到傳統城鎮化生產型發展的資源體系中去,而農村僅僅被看作城市消費的資源,把農村的土地作為城市發展的廉價空間?!霸僬?,村民知識水平和能力有限,目前在欠發達地區傳統村落要發展,必須先謀求人的發展。”
周儉認為,傳統村落與一般村落一樣也需要破解“土地所有制”的課題?!稗r村土地所有制也制約傳統村落的發展,因為農村土地所有制制約了其發展其他產業,也就限制了很多非旅游性的市場資金的進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