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快點,馬上要開演了?!闭憬『菔袇桥d區埭溪鎮東紅村村民老陶催促著老伴。2月26日,吳興區“唱響山村”巡演來到了老陶家的門口。雖然這天寒潮來襲,村民們看演出的熱情卻絲毫不減。
“現在村里建了‘幸福舞臺’,看演出的次數多啦?!崩咸照f的“幸福舞臺”,是吳興區的農村文化建設“八有“保障工程項目之一。全區每年在各行政村“幸福舞臺”開展文化活動有1000余場。
“現在經濟發展了,農民生活條件改善了,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需求。”吳興區委宣傳部負責人說。為此,該區推出農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著力滿足農村文化需求。吳興區結合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搭舞臺、建網絡、裝廣播、建書屋,配套設施一項項地建設起來。
老陶覺得,現在村里的好去處太多了:室外有文體活動中心、籃球場、健身設施;室內有文化中心,可以看書、打乒乓球;飯后還能到文化公園散散步?,F在,老陶每天都收聽“王金法廣播”,不僅能了解各地的大事小情,還可聽方言播報當地新聞。老陶笑說:“現在活動場所比以前多了,精神生活也豐富了,這樣的生活真愜意?!?/p>
吳興區八里店鎮移鉛山村的村民唐榮華一直有個夢想,希望能夠登上舞臺,表演節目給鄉親們看。八里店社區牡丹苑支部書記沈根法也有一個愿望:“希望村民擁有自己的舞臺,讓農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如今他們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實現。
吳興區文廣新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發展農村文化,近年我們積極引導群眾組建各種文化團隊,豐富農村文化生活?!边@正合了唐榮華等人的意愿。老唐先后報名參加了銅管樂隊和舞龍隊,不僅讓自己的生活充實了起來,也為鄉親們帶來了快樂。
該區還建了58個排舞教學示范點,統一配齊指導教師。每年舉辦主題擂臺賽、選拔賽數百場,拓展了“吳興之星”系列活動。同時,每年培育文藝創作團隊10個,催生農村文體團隊近300支。
“在本村演得多了,難免審美疲勞,于是我們開始‘文化走親’,去外地文化交流?!碧茦s華說。這幾年,單是唐榮華的銅管樂隊,就帶著《歌唱祖國》等曲目,先后到了杭州拱墅區、余杭區和湖州埭溪鎮等地“文化走親”10多次。這樣的“文化走親”既節約了演出成本,又充分提高了基層群眾的參與熱情,更有利于地區間的文化資源共享,推動了各地文化建設和交流。
開展農村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農民文化生活,更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農民的道德意識,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這幾年,“最美”故事在湖州市吳興區輪番上演,如投身公益事業的“最美新居民”馮志強,致力于道德建設的“最美教師”陳幼榮,照顧走失流浪老人7年的“最美兒子”王木根,組建“愛心媽媽團”、關心弱勢群體的“最美業主” 邱慧琴,用琴聲喚醒愛妻的“最美丈夫” 顧丙榮,身患殘疾不忘奉獻的“最美女老板”莘紅英……這批“最美”吳興人用行動詮釋了“崇學、向善、創新、包容”的人生價值,也深深感動和影響著這個用文化打造的“最美”鄉村。